首页> 中文学位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选址研究
【6h】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选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

2.1.2 保障性住房特征

2.1.3 保障性住房选址

2.2 保障性住房选址的相关理论依据

2.2.1住房过滤理论

2.2.2 空间失配理论

2.2.3 地租竞价理论

2.2.4 福利损失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保障性住房选址现状评价及影响因子分析

3.1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选址现状评价

3.1.1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方法

3.1.2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历程

3.1.3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分布现状

3.2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存在的问题

3.2.1 城市空间失配

3.2.2 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3.2.3 经济性与福利性不均衡

3.3保障性住房区位选址的影响因子分析

3.3.1 基于地方经济性与社会公平性的政府角度

3.3.2基于群体福利性的居民角度

3.3.3 因子确定

3.4 基于AHP的保障性住房选址影响因子权重确定

3.4.1 层次分析法

3.4.2 Yaahp软件

3.4.3 权重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布局

4.1多因子影响范围叠加方法

4.1.1具体实施步骤

4.1.2 影响因子定量化

4.2保障性住房区位选址分布

4.2.1初步确定选址范围

4.2.2确定建设用地选址范围

4.2.3满足经济因子制约要求

4.2.4确定最终选址范围

4.3 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区位选址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哈尔滨保障住房选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保障性住房区位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3.保障性住房区位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居住空间这一社会资源的分配逐渐开始显现出不平等,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占有的居住空间,这一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一矛盾的出现开始逐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仅在专项资金方面加大了投入,而且规范了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工作,在政策上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土地进行了倾斜。政府对保障性住房进行的规划对于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不当,使得小区入住率低,入住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给居住群体带来诸多不便,并不能切实保证中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现状及存在问题,构建科学的影响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因子体系,再结合特有的选址方法,为三类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提供建议。希望可以为今后保障新住房的选址布局提供科学化的引导。
  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首先介绍了当前哈尔滨市已建成与已规划的保障性住房选址现状,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客观的评价现有选址存在的问题;然后配合专家打分法,建立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影响因子体系;最后采用“多因子影响范围叠加”方法,通过对影响因子的影响范围定量化,结合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居住群体的特殊性,归纳出哈尔滨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选址区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哈尔滨市三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选址进行规划,尽量保证选址范围分布平均,能够覆盖整个哈尔滨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