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窄蒂侧颌颈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6h】

窄蒂侧颌颈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实验一、窄蒂侧颌颈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材 料 与 方 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窄蒂侧颌颈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1、临床资料

2、手术过程

3、典型病例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综述:随意型皮瓣长宽比例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长宽比例限制使随意型皮瓣的临床应用受到严重制约。自从该理论出现后就不断受到临床实践及许多实验研究的挑战。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尽管方法很多,但存在种种缺点,患者难以接受。为了突破长宽比例限制并且较好的修复头面部缺损,满足患者日益上升的审美要求,我们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解剖与临床二个试验相结合,探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及成活的机制,通过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提供形态学基础和可靠的临床依据。
  方法:实验一、①通过观察乳胶灌注实体标本,了解侧颌颈部皮肤和皮瓣蒂部血管的分布及吻合情况;②通过观察头颈部铸型标本,观测血管的分布及吻合,以及静脉的回流途径,为临床治疗寻找解剖学依据。实验二:临床上利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治疗头面部缺损,以验证该手术方式的临床使用价值。
  结果:实验一、侧颌颈部皮肤的动脉营养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其中面动脉及其分支下唇动脉、咬肌支等营养颌部。而面下部皮肤则由面动脉及其颏下动脉、枕动脉分支营养,侧颌颈部皮肤的小静脉注入面前静脉、面后静脉等。实验二、临床上利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治疗头面缺损55例,其中53例皮瓣均为I期成活成活,成活率96.3%,另外2例皮瓣边缘感染裂开经换药痊愈。经2~5年的随访,病变无复发,皮瓣成活良好,无色素沉着,边缘瘢痕不明显,皮瓣质地软与面部色泽基本一致,外形理想。
  结论:侧颌颈部皮肤有极其丰富而稠密的真皮下血管网,是侧颌颈部皮瓣赖以成活的解剖学基础。该方法具有供受区邻近,切取转移方便,不需行显微外科皮瓣吻合血管手术,效果确切,疗效满意。同时打破了常规邻近皮瓣设计原则,为面部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克服了以往采用远位皮瓣修复后皮瓣臃肿,中厚皮片移植所带来的色素沉着、瘢痕挛缩造成面部器官畸形等并发症,以及给患者带来医源性的精神障碍。因此,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移位是一种理想的、适应于修复面部不同部位的组织缺损的修复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