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归丸含药血清促进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
【6h】

左归丸含药血清促进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郑重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间质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影响,探讨中医补肾生髓成肝的机制,为促进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为补肾治疗肝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体外培养Wister大鼠肝组织块,收集其培养上清即为条件培养液。取Wister大鼠,随机分组后分别用生理盐水、中药左归丸浓缩煎剂、中药八珍汤浓缩煎剂以10ml/kg的量灌胃,持续15天,第15天灌胃后2小时,颈动脉插管取血,离心后获得正常大鼠血清、左归丸含药血清、八珍汤含药血清。采用贴壁分离,连续传代培养的方法纯化Wister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反复传代后分为6组。常规培养组始终使用常规培养液(DMEM培养液+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2mmol/L谷氨酸胺)进行培养;HGF诱导组以常规培养液+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5ng/ml)和地塞米松(10-7M)进行培养;HGF加左归丸组以常规培养液+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5ng/ml)和地塞米松(10-7M)+10%的左归丸含药血清进行培养;条件培养液加对照血清组以常规培养液+50%的条件培养液+10%正常大鼠血清进行培养;条件培养液加八珍汤组以常规培养液+50%的条件培养液+10%八珍汤含药血清进行培养;条件培养液加左归丸组以常规培养液+50%的条件培养液+10%左归丸含药血清进行培养。培养时间持续28天,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于培养第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表面标记CK18、AFP、ALB的表达,PAS染色检测糖原的表达。各标本在统一放大倍数(400×)下,随机选取数个视野,数阳性与阴性细胞数,计算阳性细胞率,比较不同培养组之间差异,两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诱导后约3天左右即有少量细胞形态开始变化,表现为肝细胞样细胞形态;7~8天呈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10天左右与肝细胞体外贴壁形态几乎一样。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肝细胞样的细胞数量也渐增多。诱导后28天,肝细胞样的细胞仍存活。对照组的细胞仍然呈梭形,传代至15代时细胞开始变得宽大、扁平,逐渐脱壁死亡。左归丸含药血清能促进这一诱导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在诱导后7、14、21、28天,肝细胞样的细胞数量有显著增加的同时,其形态更接近正常肝细胞。常规培养组细胞仅见极少数细胞表达AFP及ALB,各时间点比较阳性细胞率无显著差异。HGF诱导组、HGF加左归丸组、条件培养液加对照血清组、条件培养液加八珍汤组、条件培养液加左归丸组等实验组细胞0天时AFP、ALB仅极少数细胞表达,CK18及糖原未见表达;其总体趋势表现为,AFP在7天时表达明显升高,14、21天时表达又快速减弱,28天时仅少数细胞表达;CK18、ALB及糖原在7天时少量表达,14、21、28天时表达明显逐渐升高。诱导7天时,其AFP阳性细胞率HGF诱导组(63.2±2.6)、HGF加左归丸组(78.9±3.1)、条件培养液加八珍汤组(43.0±2.3)和条件培养液加左归丸组(82.5±3.0),以上各含左归丸药物血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诱导28天时,HGF诱导组其阳性细胞率(%)CK18(60.7±2.3)、ALB(61.3±2.6)、糖原(52.6±2.7);HGF加左归丸组其阳性细胞率(%)CK18(72.6±2.7),ALB(78.8±3.4)、糖原(69.2±2.8);条件培养液加八珍汤组其阳性细胞率(%)CK18(62.8±2.3),ALB(60.5±2.3)、糖原(59.8±2.4);条件培养液加左归丸组其阳性细胞率(%)CK18(82.2±2.9),ALB(89.0±2.9)、糖原(89.3±3.2);以上各含左归丸药物血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左归丸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骨髓间质细胞向肝细胞的转化率,中医补肾(左归丸)对骨髓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