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半髋关节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6h】

半髋关节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围手术期处理

3手术方法

4术后处理

5结果

附图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高龄患者股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 IFF)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的全身状况往往较差,大多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合并有多系统内科疾病。多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且多为不稳定型骨折,因此治疗难度大。股骨粗隆间骨折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并发症多,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可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随着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科学的进步,对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早期采取手术干预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半髋关节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10月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77-97岁,平均85.7岁。选取同期行DHS内固定治疗的年龄相当且具有完整资料的高龄股骨转子问骨折病例作比较分析,共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75-93岁,平均82.3岁;2组的受伤原因均为行走时摔倒致伤,经双能骨密度测量检查,2组患者均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同时,2组患者均合并多系统的内科疾病,按改良Eve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半髋关节置换组:Ⅱ型13例,Ⅲ型5例;DHS内固定组:Ⅱ型19例,Ⅲ型4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或术后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St.Michael髋关节评分等方面的指标。 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和DHS内固定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6、18个月。半髋关节置换组与DHS内固定组相比,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两组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2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2组的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和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按SLMichael评分,2组分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5)。 结论: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具有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适用于高龄、骨折类型不稳定、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健康状况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合理的手术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