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6h】

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3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2.4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选取和模型构建

3.1 引言

3.2 数据选取及来源

3.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检验

4.3 模型结果和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本章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引言

5.2 加快建设农村地区公路基础设施

5.3 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

5.4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5.5 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5.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极为重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不可获取的部分,高速公路建设通车对经济发展影响深刻,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通车总里程已经居于世界第一,长达11.2万公里,缩短了交通网络中各个地区节点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拓宽了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
  首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角度论述了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内在原因。同时从要素流动、区域分工和企业区位三个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解释了内生性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其次,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即存在内生性问题,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掉了这一问题,导致实证研究中对于高速公路作用于经济发展的程度被过高或者过低的估计。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由于地形地势条件为自然给定,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而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故选取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各个省份面积的比重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工具变量进行处理,以我国其中的29个省份1997年-2014年期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再者,检验工具变量选取的合理性,确定选取固定效应模型,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回归分析,估计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建设的真实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没有排除内生性的模型低估了高速公路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工具变量法估计系数更高且更真实。
  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证实工具变量法在实证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包括加快农村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