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社会语境与态度分析
【6h】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社会语境与态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声明

Acknowledgemen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Conversation in the Novel

Chapter 2 The Analysis at Social Context Level

Chapter 3 Att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Conversation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ppraisal Theory

3.2 The Significance of Making Use of Appraisal Theory in Literary Discourse Analysis

3.3 Attitudinal Analysis of Three Sets of Conversation

3.4 Summary of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Appendices

Works Cited

展开▼

摘要

评价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JamesR.Marti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里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以赋值语义为中心,研究作者/说话者如何与持相同观点者联合,与持不同观点者保持距离。评价理论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本文主要应用态度系统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对话,从而揭示两者的情感转变过程。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说中的话语交流层次。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位于话语交流的最底层,是人物交流的主要手段。人物之间可以通过对话传递信息,同时,对话中也暗含着对话人对对方的态度。其次,笔者从社会语境和态度系统两方面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三段对话进行分析。从社会语境角度的分析是从宏观上对小说的梳理,包括从语场、语旨和语势三个方面的分析。三段对话的态度分析是本文的主体。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是分析态度的主要工具。 通过对三段对话在词汇层面上的分析,笔者发现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情感转变过程经历了不理解、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直至坠入爱河。同时我们发现,评价理论,尤其是态度系统,对理解和欣赏文学语篇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为文学语篇的理解和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