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6h】

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1 目的:临床研究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健脾化湿通络法对RA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实验研究探讨健脾化湿通络法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的机制。 2 方法: 2.1 临床研究以生活质量量表为测量工具,观察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变化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生活质量变化和炎性指标(ESR、CRP等)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6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予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片60mg,每次1片,每天2次,服用天数及疗程同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检测。 2.2 实验研究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风胶囊(XFC)组和雷公藤多苷片(TPT)组,每组15只,用弗氏完全佐剂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制成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胸腺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细胞、肝细胞、胃、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3 结果: 3.1 临床研究结果 108例RA患者中,49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较严重影响,其中47例RA患者生理功能、50例RA患者社会功能、57例RA患者心理功能、43例RA患者健康自我认识受到较严重影响。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发现,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患者心理功能平均得分明显高于老年组(60岁以上)患者(P<0.05)。中年组患者健康自我认识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P<0.05)。表现中青年RA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中年人自我认识能力较弱,不同病程RA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发现,0-5年病程比10年以上病程患者生理功能平均得分明显降低(P<0.05)病程越长,生活质量越低。相关分析发现,生活质量得分与ESR、CRP、PLT成直线正相关(P<0.01)。 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降低(P<0.05),但在降低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新风胶囊组明显优于正清风痛宁组(P<0.05)。在治疗方面,新风胶囊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RA患者关节症状(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肿胀等)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ESR、RF、CRP、IgG、IgA、IgM、细胞因子)与正清风痛宁组作用相似,但在改善患者整体症状(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少气懒言)、贫血、降低血小板计数、药物无不良反应,新风胶囊组显著优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P<0.05)。治疗组不同疗效总体生活质量比较,临床治愈组得分明显低于显效、有效及无效组(P<0.01);显效组得分明显低于有效、无效组(P<0.01)。 3.2 实验研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XFC组和TPT组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P<0.001);XFC组体重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变化,TPT组治疗后体重增加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超微结构显示:新风胶囊组的滑膜、胸腺、脾脏、胃粘膜、肝、小肠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变性、嵴突破坏等方面较模型组及TPT组有明显改善。 4 结论: 近半数RA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降低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炎症关系密切。依据从“脾”论治的原则创立的具有健脾化湿通络功效的中药新风胶囊在改善RA患者的关节局部症状、实验室指标及改善患者的气血亏虚等全身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RA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能力、且未见有胃肠道毒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进而改善RA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其综合作用优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其作用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 4.1 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通过降低CRP、ESR、PLT和IgG、IgM、IgA的浓度,上调抑炎因子IL-10,下调致炎因子TNF-α,起到免疫抗炎,消肿止痛作用。 4.2 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通过保护胃粘膜细胞、肝细胞,小肠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保证了正常的能量的代谢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使机体造血物质增加,使贫血得到改善,进而改善机体整体功能。 4.3 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通过保护改善脾脏、胸腺线粒体病变,保护脾脏、胸腺免疫器官,减少进入外周循环的自身反应淋巴细胞数,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的生成和沉积,改善关节功能。 4.4 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通过对RA患者整体调节、攻补兼施,改善RA患者气血不足,脾虚湿盛的全身症状,无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