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雅斯贝尔斯生存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及当代价值
【6h】

雅斯贝尔斯生存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及当代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存在主义的基本哲学理念

2.1 存在主义产生与形成

2.1.1 存在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1.2 存在主义形成的思想渊源

2.2 存在主义的基本哲学理念

2.2.1 雅斯贝尔斯与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

2.2.2 雅斯贝尔斯与海德格尔的“此在”为基础的存在论

2.2.3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实质

2.3 存在主义的理论交汇

2.3.1 存在主义与现象学

2.3.2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3 雅斯贝尔斯的历史观

3.1 “轴心期”理论的精神实质

3.1.1 “轴心期”的基本特征

3.1.2 轴心期理论的核心

3.2 雅斯贝尔斯关于历史的宏观构想

3.2.1 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历史纲要

3.2.2 雅斯贝尔斯关于历史规律的判断

4 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4.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4.1.1 马克思实践论历史观

4.1.2 马克思生成论历史观

4.2 生存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4.2.1 生存历史观的实践精神内涵

4.2.2 生存历史观“物质”内涵

4.2.3 生存历史观关于历史本质的文化内涵

5 生存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解读的重要意义

5.1 生存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解读的理论意义

5.1.1 深化了生存历史观的理论解读

5.1.2 拓宽了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新视角

5.2 生存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解读的现实意义

5.2.1 文化建设是实现文明的重要途径

5.2.2 文化进步必须坚持普遍与特殊融合统一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人类文化在本质上是历史的,只有把文化放在适当的历史视野中才能理解文化的真实内涵。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历史观,就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一个历史视野。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西方的历史哲学屡遭批判并发生研究转向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动荡的国际和社会局势使历史学家对于人类历史的理解和分析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德国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期理论”。他的历史观是以他的生存哲学为基础,而其生存哲学又与时下流行的存在主义,包括梅洛——庞蒂、海德格尔、萨特的观点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区别。雅斯贝尔斯是围绕着生存、存在、超越三个主题相互联系的。只有以人的生存,才能解读存在的总体性问题。而人的生存在实质上就是超越性存在,超越是生存的根基。人作为一种被抛存在,必须以生存作为其本真存在,生存的本真又必须通过自由的决定、超越的方式来实现。另外,通过这一思路,雅斯贝尔斯试图重建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以求重新解释现代人的生存意义问题。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历史观就脱胎于他的生存哲学。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就是由人的生存而展开的,生存性愈强历史性就愈发彰显。因此,历史就是人生存的文化史或思想历史。从而活的历史就有了起源和目标,文化越凸显历史性就越强。雅斯贝尔斯把这一历史特征称之谓“轴心期”,并指出公元前后出现了第一个“轴心期”。根据这一精神实质,构建了自己的宏观历史图式,提出了世界历史纲要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的动态逻辑结构,并预示了下一个“轴心期”的到来,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
  马克思的历史观实质上就是一种实践历史观,历史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史。历史的生成特性体现了历史的文化特征。以此来解读雅斯贝尔斯基于生存哲学基础上的生存历史观,便可发现其缺乏实践环节的唯心主义特点,但他把历史看成是关于“人”的研究,吻合了历史学的研究主题,同时,以人的生存为根基来构建历史图式,体现了历史的文化性和动态性。
  通过上述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于雅斯贝尔斯历史观更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更有助于我们拓宽理解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理论视角,也会推动我们以科学合理的历史观作指导来看待和解决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的冲突、交流和沟通,为我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