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女鳟源致病性水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6h】

山女鳟源致病性水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山女鳟的生物学特性

1.1.1 分布及形态特征

1.1.2 生态习性及繁殖

1.2 水霉病概述

1.3 水霉病病原菌

1.3.1 分类地位

1.3.2 形态和繁殖方式

1.3.3 生态习性

1.3.4 鉴定方法

1.4 水霉菌致病条件

1.5 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1.6 水霉病原学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1 实验仪器设备

2.2.2 试剂及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2 菌株的鉴定

2.3.3 水霉菌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性

2.3.4 不同环境条件对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2.3.5 药物对水霉菌的抑制作用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SN的分离与纯化

3.2 菌株SN的鉴定

3.2.1 形态观察

3.2.2 ITS rDNA序列分析

3.3 山女鳟鱼卵的感染率

3.4 不同环境条件对菌株SN生长特性的影响

3.4.1 温度对菌株SN生长的影响

3.4.2 pH对菌株SN生长的影响

3.4.3 NaCl对菌株SN生长的影响

3.5 药物对水霉菌的抑制作用

3.5.1 抗水霉制剂对孢子的抑制作用

3.5.2 中草药对菌株SN菌丝的抑制作用

4 讨论

4.1 菌株SN的分离鉴定

4.2 人工感染山女鳟鱼卵

4.3 不同环境条件对菌株SN生长特性的影响

4.3.1 温度和pH对菌株SN生长的影响

4.3.2 NaCl对菌株SN生长的影响

4.4 药物对水霉菌抑制作用实验

4.4.1 抗水霉制剂抑制孢子实验

4.4.2 中草药抑制菌丝实验

4.5 研究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自引入我国并成功的完成人工繁育以来,基于其味道鲜爽,肉质细滑,营养价值高及具有保健作用等优点,深受消费者们的青睐,因此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山女鳟养殖规模和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壮大及快速发展,频发的各种病害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水霉病,由于其发病迅速,感染范围广,死亡率高而给山女鳟产业带来了极大困扰并且严重阻碍了其持续发展。
  本实验分离纯化一株山女鳟源致病性水霉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了人工感染鱼卵的实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条件对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药物防治水霉菌感染的效果。为水霉菌生物学特性及山女鳟水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传统的方法分离纯化一株水霉菌株,将其命名为SN。通过附着在油菜籽上水霉菌丝的形态,观察到其菌丝分枝较少,呈透明管状,无横隔;菌丝顶端可生成棒状孢子囊,内部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成熟后,便从孢子囊中迅速释放出,而新孢子囊以层出方式或侧生出芽方式发生。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菌丝顶端或中间可见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厚垣孢子。当生长环境良好时,可产生藏卵器和雄器进行有性繁殖。这些形态特征与水霉属水霉的形态基本相似。
  2.此SN菌株的IT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水霉属鲑水霉(GenBank登录号为EU551152)的亲缘关系最接近。因此,推断菌株SN为鲑水霉(Saprolegnia salmonis),GenBank登录号为KJ579137。
  3.通过将山女鳟鱼卵暴露于不同浓度的SN孢子悬液中,研究SN菌株的感染率,发现鱼卵感染水霉病主要是通过水体中的孢子侵染导致的。孢子附着在鱼卵上,并可在鱼卵之间传播;且水霉病的感染率均随着养殖水体中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初始浓度为1×105个/ml时,感染率最高达到82%,并且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
  4.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对菌株SN的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适宜菌株SN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适宜生长的pH范围在5~11;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8;菌株SN对NaCl较为敏感,在盐度范围为0.5%~2%内菌株虽可生长,但是随着盐度的升高菌株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5.本实验选用过氧化氢、甲醛、孔雀石绿、检科Ⅰ号等6种抗水霉制剂对水霉菌株SN孢子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高浓度的各抗水霉制剂对SN抑制率高;并且过氧化氢和甲醛抑孢子的效果优于孔雀石绿,而检科Ⅰ号、亚硝酸钠和过氧乙酸的抑制效果不及孔雀石绿。
  6.选用地肤子、蛇床子、肉桂等16味中草药水煎剂和T1、T2两种复方水煎剂进行菌丝生长抑制实验,研究发现石榴皮和复方T1能有效抑制菌株SN的菌丝生长,菌丝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地肤子、肉桂、柠檬、苦参、大蒜、黄精、茴香和菖蒲对菌株SN的菌丝几乎无抑制作用;黄芩、虎杖、金银花、苦楝皮、复方T2、蛇床子、土槿皮和大黄也均有一定的抑菌丝生长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