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苏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微胶囊产品的研究
【6h】

紫苏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微胶囊产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紫苏概述

1.1.2 紫苏的应用价值

1.1.3 紫苏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

1.1.4 紫苏油粕研究现状

1.2 β-胡萝卜素概述

1.2.3 β-胡萝卜素生理功能

1.2.4 β-胡萝卜素提取方法

1.3 微胶囊概述

1.3.1 微胶囊简介

1.3.2 微胶囊制备方法

1.3.3 微胶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 本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试验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2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工艺

2.2.3 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的性质

2.2.4 试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2 超临界CO2萃取β-胡萝卜素工艺优化结果

3.2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工艺结果与分析

3.2.1 壁材体系性质

3.2.2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工艺

3.2.3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品质分析

3.3 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性质结果与分析

3.3.1 模拟胃肠液中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性质

3.3.2 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

4 讨论

4.3 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紫苏(Perilla frutescen(L.)Brit.)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作物。在我国紫苏一部分用作药材;一部分取籽粒榨油用于工业或做食用油。紫苏油粕是紫苏籽榨油后的副产物。紫苏油粕目前主要用作饲料蛋白添加物、燃料或者作为肥料回入农田,并未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提高紫苏籽的综合利用率及紫苏油粕资源开发利用,本文以紫苏油粕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其中的β-胡萝卜素,对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产品工艺进行研究,同时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微胶囊在模拟肠胃液中的累积释放率、模拟生物利用率,光照、空气、温度对其贮藏稳定性影响。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三个因素,研究其对β-胡萝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油粕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8 MPa、萃取温度43℃、萃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β-胡萝卜素提取率为91.57%,与模型预测值92.82%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性。⑵以产率、包埋率、粒径为指标,研究pH、壁材浓度、芯壁比、搅拌速度、均质速度和固化剂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的影响,确定β-胡萝卜素的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为:pH值4.0、壁材浓度1.00%、芯壁比1∶1、搅拌速度400 rpm、均质速度10000 rpm、固化剂浓度0.2%。该工艺制备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色泽为橙黄色、颗粒疏松,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并且包埋率达到(90.20±0.81)%,产率达到(88.31±0.49)%,粒径达到30.09±0.89μm,水分含量达到(2.72±0.07)%。⑶β-胡萝卜素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4h内累积释放β-胡萝卜素(20.68±0.95)%,β-胡萝卜素微胶囊在不含胆酸盐的模拟肠液和含胆酸盐的模拟肠液中4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4.01±0.64)%和(86.06±1.09)%,β-胡萝卜素微胶囊粉末在模拟肠液中的模拟生物利用率是(70.12±1.10)%。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可以提高其体外模拟生物利用率。⑷光照、空气、温度会影响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之后稳定性得到改善,β-胡萝卜素微胶囊在25℃、敞口、自然光照环境中贮藏一个月后,β-胡萝卜素保留率仍然在80%左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