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源激素对茸鹿发情和集中产仔影响的研究
【6h】

外源激素对茸鹿发情和集中产仔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2综述

2.1家畜同期发情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2.1.1同期发情技术的机理

2.1.2同期发情技术中外源激素的应用原理

2.1.3用于同期发情的激素和使用方法

2.1.4家畜同期发情技术应用的成果

2.2茸鹿同期发情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2.2.1鹿的同期发情外源激素使用方法

2.2.2鹿同期发情外源激素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试验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1.1试验母鹿

3.1.2试情公鹿

3.1.3试验药品

3.2试验方法

3.2.1外源激素处理方案

3.2.2配种方法

3.2.3统计产仔结果

3.2.4计算受胎率

3.2.5计算同期发情率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梅花鹿

4.1.1孕酮

4.1.2 PG

4.2马鹿

4.2.1 PG

4.2.2孕酮

5讨论

5.1梅花鹿

5.1.1孕酮

5.1.2 PG

5.2马鹿试验讨论

5.2.1孕酮试验

5.2.2 PG试验

6结论

6.1梅花鹿

6.2马鹿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探讨孕酮和前列腺素(PG)对梅花鹿和马鹿发情、产仔影响的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与PMSG、HCG的配合模式,于2000-2002年9月中旬,在吉林松花湖鹿场采用PMSG+PG+PG+HCG和PG+PMSG+HCG模式先后对91头梅花鹿肌肉注射不同剂量PG(0.5 mg~1.8mg/头)进行处理,于2000年9月对14头梅花鹿进行了不同剂量孕酮(60~80mg/头)埋植处理;于2001年9月中旬,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果树鹿场对40头马鹿进行了不同剂量孕酮(80~90mg/头)埋植处理和不同剂量PG(1.5~1.8mg/头)肌肉注射处理.通过次年对鹿产仔持续时间、产仔时间分布、受胎率和同期发情率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一.对梅花鹿同期发情和产仔的影响1.不同剂量的孕酮和PG对鹿的受胎率均无不良影响,受胎率为85.71-100﹪,平均94.65﹪;对缩短产仔持续时间、使鹿集中产仔均有良好作用,以高剂量孕酮(80mg/头)和低剂量PG(1.0mg/头)效果最好,分别可缩短产仔持续时间30d和21d;对同期发情率,使用孕酮效果较好,两情期达66.7﹪,而各剂量PG对鹿的同期发情效果均不理想,最高33.9﹪.2.在鹿发情前的不同时间(相差五天)使用PG,对同期发情率、受胎率及提前集中产仔均无影响.但为便于养鹿生产,应进一步探讨9月15日以后,即接近鹿发情时PG的使用时间.3.无论采用PMSG+PG+PG+HCG还是PG+PMSG+HCG模式,对鹿的受胎率和同期发情率均无影响,但均可使鹿集中提前产仔,以PG+PMSG+HCG模式简便实用效果最好,PG(1.5 mg/头)+PMSG(800IU/头)+HCG(1000IU/头)模式,其产仔集中在开始产仔后的20d内(有92.86﹪母鹿产完仔),但PG剂量过大.应进一步探讨PG+PMSG+HCG模式下降低PG剂量的研究.二.对马鹿同期发情和产仔的影响1.孕酮和PG均有明显使鹿提前集中产仔的作用.以低剂量孕酮(80mg/头)和高剂量PG(1.5mg/头)效果较好,分别较未用药时缩短37d和33d.2.各剂量孕酮和PG对马鹿的受胎率均无影响,但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时,应提高输精的准确度.3.孕酮和PG对马鹿同期发情率的影响,以低剂量(80mg/头)孕酮效果较好,两情期的同期发情率达66.7﹪,而PG(1.5mg/头)最高为30.0﹪.

著录项

  • 作者

    李军;

  •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 学科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泽芳;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5.3;
  • 关键词

    梅花鹿; 马鹿; 繁殖性能; 孕酮; 前列腺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