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布局研究
【6h】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综合运输体系理论综述

2.1综合运输体系概述

2.2综合运输方式的构成、特征及其适用范围

2.2.1铁路运输

2.2.2公路运输

2.2.3水运运输

2.2.4航空运输

2.2.5管道运输

2.3综合运输的协调布局研究

2.3.1综合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原则

2.3.2综合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层次

2.3.3综合运输线网的构成和布局

2.3.4运输线路走向及布局的协调

2.3.5地区间、部门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2.4本章小结

3大齐规划区产业布局和综合运输线网构成

3.1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布局

3.1.1大庆市

3.1.2齐齐哈尔市

3.2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构成

3.2.1公路

3.2.2铁路

3.2.3水运

3.2.4航空

3.2.5管道

3.3本章小节

4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性分析

4.1运输线网协调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1评价指标的选取

4.1.2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指标的含义

4.1.4指标的计算

4.2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布局协调性分析

4.2.1指标的无量纲化

4.2.2权重的确定

4.2.3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4.2.4模糊评价的评判过程

4.3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布局协调性微观分析

4.3.1评价结果分析

4.3.2区域、部门及方式间的分割

4.3.3线路的走向、布局分析

4.4本章小结

5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协调布局规划

5.1规划原则

5.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机制的构筑

5.2.1建立高效的协调机构

5.2.2区域内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5.2.3制定统一的运输政策和法规

5.2.4建立区域内宏观调控机制

5.2.5确保规划的线网设施按期实施

5.3区域内综合运输线网布局规划的设想

5.3.1公路规划

5.3.2铁路规划

5.3.3航空规划

5.3.4水运规划

5.3.5管道规划

5.3.6综合运输通道规划

5.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利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个城市的重度盐碱地作为载体,整合三市在资源、生产力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互利互补,形成合作生产力,建设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战略举措;大庆和齐齐哈尔规划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线网设施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也是各种资源共享和合理流动的基础。对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布局的协调规划,有利于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制约因素,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和无效竞争等一些问题。 论文阐述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综合运输线网设施协调布局理论,调查了大齐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运输线网设施状况及交通运输状况,认为目前大齐规划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铁路和公路系统;在考虑综合运输线网与规划区布局协调水平、公铁系统间布局协调水平、公铁系统自身内部协调水平,构建了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布局协调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专家调查、模糊评价等定性定量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现状和未来的布局协调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规划期内,大齐地区综合运输线网与产业园区的协调程度宏观上呈现比较积极的发展态势;公铁系统线网设施协调程度不足,两种运输方式运量分担与运能不相称:若干线路上存在着大庆、齐齐哈尔、安达城市之间、政府部门与大庆油田之间、运输方式之间和方式内部线网设施规划、建设、衔接不够协调,缺乏统筹、各自为政的情况,不利于大齐规划区乃至整个哈大齐工业走廊构筑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综合运输体系;如果综合线网设施在未来加以逐步完善,提高协调程度,能够有力地促进大齐产业园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齐规划区综合运输线网设施协调布局的原则、发展机制和规划设想,以及该区域构筑以公铁运输方式为主体的“π”型通道式综合运输线网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