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中主要黄酮成分研究
【6h】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中主要黄酮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黄芩简介

1.1.1 黄芩的起源及分布

1.1.2 黄芩的生物学特征

1.2 黄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3 黄芩的药理作用及研究价值

1.4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及特点

1.4.1 低共熔溶剂的概念

1.4.2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特点

1.5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和应用

1.5.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1.5.2 低共熔溶剂的应用

1.6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1.7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黄酮类化合物

1.8 评定中药抗氧化性的方法

1.8.1 中药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1.8.2 常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1.9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1.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2.2 样品溶液的测定

2.2.3 方法学验证

2.3 本章小结

3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工艺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的HPLC分析方法

3.1.3 含量计算公式

3.1.4 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对低共熔溶剂的单因素优化

3.1.5 微波辅助提取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提取工艺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体系溶剂的选择

3.2.2 组成比例的优化

3.2.3 含水量的选择

3.2.4 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BBD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3.2.5 模型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富集分离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低共熔溶剂中提取物富集

4.1.3 分析方法

4.1.4 黄芩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大孔吸附树脂对低共熔溶剂中提取物富集结果

4.2.2 黄芩富集物的抗氧化活性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实验采用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对中药材黄芩中主要四种黄酮成分进行微波辅助提取,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工艺参数进行系统优化。同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低共熔溶剂提取液中黄酮成分进行富集分离,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的HPLC-UV分析检测方法:
  色谱柱:Luna C18(250 mm×4.6 mm i.d.,5μm),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6 nm,进样量:5μL,流动相:0.10%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条件:0~8min,25~45%(B);8~10min,45~45%(B);10~15min,45~52%(B);15~20min,52~70%(B)。
  2.对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微波辅助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Box-Behnken(BBD)试验设计工艺优化,确定了最优的低共熔溶剂提取的参数:
  低共熔溶剂:体系氯化胆碱/乳酸组成比例摩尔比1∶2含水量20%
  微波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温度60℃液固比15∶1 mL/g提取时间12 min
  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33.10±1.02 mg/g,8.32±0.34 mg/g,9.21±0.36 mg/g,1.637±0.060mg/g(n=3)。
  3.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直接富集分离低共熔溶剂提取液中黄酮成分,其中ME-2树脂总体回收率最高,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分别为84.08%、79.51%、84.96%、81.83%。此外,在提取物进行总抗氧化能力研究中,FRAP实验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通过ME-2树脂富集出的提取物,测定值为0.659 mmol Fe(Ⅱ)/g;在ABTS实验中,ME-2树脂富集出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测定的TEAC值为0.426 mmol/g。
  综上所述,新型、绿色、环保的低共熔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技术适用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提取,并且低共熔溶剂提取液可直接用于大孔树脂的富集分离,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抗氧化活性强的黄芩提取物,可为黄芩在新药、保健药品、食品、功能性产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原料。本研究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的提取工艺、富集分离提供了新思路,对黄芩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