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现状及原因分析
【6h】

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现状及原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1社会适应概念

2社会适应方式的研究

3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研究工具

1社会适应性问卷(SAQ)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3应付方式问卷(CSQ)

(三)调查过程

三结果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现状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受到的生活事件影响的差别

(三)进城农民工子女应对方式的差别

四讨论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适应不良者存在的问题

1社会适应层面

2生活事件层面

3应对方式层面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内在因素

2外在因素

五建议

(一)应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的适应问题

(二)应创设农民工子女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应引导农民工子女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

(四)应密切关注农民工子女交往群体的新变化

(五)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拟研究城市环境下,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适应不良者的建议和调整策略等,旨在为新时期不断涌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论文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武汉市的六所中学900名农民工子女和600名户口在武汉的学生进行了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1、被调查的武汉市农民工子女绝大多数都适应基本良好(69.2%),其中3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能够象城市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完全适应在大城市里的生活,在认知、行为等许多方面发展良好,只有少数学生(28%左右)对城市生活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同时适应不良者显著地表现在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维度上与适应良好者存在差别。 2、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和受惩罚因子以及个人应对方式成为普遍影响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 3、不同的孩子面对同样的情境会有不同的反应,个体的应对方式既与个体早期形成的人格特征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具体情境和个体基于理性思考的行为选择有关,从而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一般来说,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有正面作用,而消极的倾向于回避问题的方式则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带来不利影响。 4、学校和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同伴关系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和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的建立,为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