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几种松科植物活性成分及多酚抗氧化性能力的研究
【6h】

几种松科植物活性成分及多酚抗氧化性能力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松科植物概述

1.2 松针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1.2.1 叶绿素

1.2.2 挥发油类

1.2.3 多糖类

1.2.4 黄酮类

1.2.5 多酚类

1.2.6 莽草酸

1.3 松科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

1.3.1 松多酚的结构

1.3.2 松多酚功能的研究

1.4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10种松针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材料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2 多糖含量的测定

2.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4 多酚含量的测定

2.3.6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蛋白质含量

2.4.2 多糖含量

2.4.3 叶绿素含量

2.4.4 总多酚含量

2.4.5 黄酮含量

2.4.6 原花青素含量

2.5 本章小结

3 10种松针中多酚成分组成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HPLC色谱条件

3.3.2 标准样品溶液的制备

3.3.3 多酚样品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标准样品的HPLC色谱图

3.4.2 十种松针多酚的液相色谱图

3.5 本章小结

4 10种松针多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比较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4.3.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3.3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4.3.4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4.4.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4.4.3 总还原能力的比较

4.4.4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比较

4.4.5 抗氧化活性的IC50(EC50)值比较

4.4.6 主要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油松松针多酚纯化工艺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仪器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油松松针多酚样品的制备

5.3.2 大孔树脂预处理

5.3.3 大孔树脂的筛选

5.3.4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曲线

5.3.5 油松松针多酚纯化的条件优化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油松松针多酚提取液纯度的测定

5.4.2 大孔树脂的筛选

5.4.3 AB-8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曲线

5.4.4 上样浓度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5.4.5 上样体积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5.4.6 洗脱液流速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5.4.7 洗脱液乙醇浓度对多酚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5.4.8 正交优化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松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松科植物松针中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多酚类物质是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比较了10种松科植物松针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优化了油松松针多酚提取物的纯化工艺,为松科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10种松针提取物中蛋白质平均含量在1.89 mg/g鲜重左右,多糖平均含量在54.93mg/g左右,叶绿素平均含量在1.11 mg/g鲜重左右,总多酚平均含量在41.45mg/g,黄酮平均含量约为8.15mg/g,原花青素平均含量约为4.3 mg/g。10种松针中蛋白质、多糖、叶绿素、黄酮、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分别为雪松、蓝粉云杉、乔松、雪松、油松、雪松;含量最低的分别为红皮云杉、樟子松、萌芽松、红皮云杉、红皮云杉、红皮云杉。
  HPLC分析测定10种松针多酚提取物特征化合物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表儿茶素、花旗松素和对香豆酸。10种松针多酚提取物都含有儿茶素,其中油松含量最多,萌芽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含量远远大于其他松针,雪松松针提取物咖啡酸含量最高,油松松针提取物表儿茶素含量最高,红松松针提取物花旗松素含量最高,日本冷杉松针提取物对香豆酸含量最高。
  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和总还原能力为抗氧化评价指标,比较10种松科植物松针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清除DPPH自由基方面上,雪松具有最大清除率,其次是萌芽松和油松,萌芽松清除DPPH·的IC50值最小,其次是油松和蓝粉云杉;清除羟自由基方面上,油松对OH·清除率最大,其次是红松和雪松,樟子松清除OH·的IC50值最小,其次是雪松和油松;在样品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雪松的总还原能力最大,其次是蓝粉云杉和油松,雪松松针多酚总还原能力的EC50值最低,其次是油松和蓝粉云杉;在抑制脂质过氧化体系中,油松具有最大的抑制率,其次为雪松和蓝粉云杉,油松对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的IC50值最小,远远小于其他松针多酚。因此综合看来,油松的松针多酚抗氧化性优于其他几种松科植物松针多酚。相关性分析表明松科植物松针中多酚类物质是其主要抗氧化物质。
  以油松松针多酚提取液为原料,比较D101、AB-8、X-5和D101大孔树脂对油松松针多酚的吸附率和解析率,经过树脂筛选,发现AB-8大孔树脂对油松松针多酚具有有较高的吸附率和解析率,因此选择AB-8大孔树脂为油松松针多酚纯化的最佳树脂。
  通过对油松松针多酚纯化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纯化油松松针多酚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浓度2.5mg/mL,上样体积为20mL,洗脱速度16mL/min,乙醇浓度60%。经AB-8大孔树脂纯化,油松松针多酚纯度由29.95%提升到69.7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