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蜜环菌对榛材成分的降解及其真菌群落的研究
【6h】

蜜环菌对榛材成分的降解及其真菌群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蜜环菌属

1.2榛子木材

1.3木材的内生菌和腐朽菌

1.4红外光谱的研究进展

1.5真菌鉴定技术

1.6研究内容和意义

2蜜环菌培养特性及野外发菌试验

2.1菌种来源

2.2试验方法

2.3结果与分析

2.4本章小结

3蜜环菌对榛子木材成分降解的研究

3.1试验材料

3.2试验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本章小结

4榛子木材真菌群落的研究

4.1材料和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蜜环菌,又称榛蘑,是一种常见的食药用菌,多生长在榛材岗上。由于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蜜环菌菌材常用于猪苓、天麻栽培中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因此,蜜环菌菌材的培养日渐重要。本文在蜜环菌培养特性、低温生物学特性和野外发菌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蜜环菌对榛材进行侵染,通过对比分析健康材和蜜环菌降解材成分和真菌群落组成,探究蜜环菌对榛材降解作用,为合理利用平茬和修枝榛材进行蜜环菌菌材的培养和蜜环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蜜环菌菌索型培养基和菌丝型培养基筛选。利用不同营养组成的试管培养基对蜜环菌进行培养,通过测定菌索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速度,对蜜环菌菌索型和菌丝型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最适蜜环菌菌索型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蜜环菌菌丝型培养基为ZD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蛋白胨5g,KH2 PO43g,MgSO41.5g)。
  2.蜜环菌低温生物学研究和野外发菌试验。通过测定1℃、4℃、6℃、8℃条件下蜜环菌菌索和菌丝生长速度,对蜜环菌的低温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试验低温条件下无蜜环菌菌索形成,但蜜环菌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利用坑窖栽培法进行蜜环菌野外发菌试验,发现蜜环菌能够定殖在榛材中,在榛材表面形成暗红色的成熟菌索。
  3.蜜环菌对榛材成分的降解。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对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健康材和不同降解时间的蜜环菌降解材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蜜环菌主要通过破坏榛材中的一水草酸钙(COM)的羰基(C=O)、纤维素的亚甲基(-CH2)和木质素的C=O对榛材成分进行降解,降解次序依次为一水草酸钙、综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程度随降解时间增加而增大。
  4.蜜环菌对榛材真菌群落影响。通过对不同树龄、不同处理的平欧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健康材、蜜环菌侵染材和修枝材皮部和木质部上真菌群落组成的研究,发现蜜环菌侵染后榛材真菌属的数量下降,且三种榛材皮部真菌属的数量显著多于木质部,同时失水的修枝材真菌多样性比健康材、蜜环菌侵染材更为丰富。
  5.中国新记录种的描述。在蜜环菌对三年生修枝榛材木质部真菌群落组成研究过程中获得一株黑孢壳属真菌,为中国新记录种。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内生黑孢壳菌(Melanospora damnosa(Sacc.)Lindau)。本文对内生黑孢壳菌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根据其ITS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