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性“怨恨”与“红色激情”的文学书写——以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为例
【6h】

现代性“怨恨”与“红色激情”的文学书写——以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一)“怨恨”

(二)现代性“怨恨”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

(三)现代性“怨恨”与“红色激情”现象

一、“红色经典”里的“怨恨"叙事

(一)“怨恨”起源

1、压迫

2、罪恶

(二)“怨恨”类型

1、阶级怨恨

2、政党怨恨

3、民族怨恨

(三)“怨恨”出路

1、革命

2、逃遁

二、“红色激情”背后的“怨恨”动力

(一)“红色”:革命的乌托邦想象

1、“红色”器物

2、“红色”语言

(二)“激情”:革命的精神力量

1、顺境斗志昂扬

2、逆境乐观坚强

(三)“新中国”想象:“怨恨”的消除

1、民族国家想象

2、党的政治合法性论证

三、“红色激情”中的“怨恨”模式

(一)弱者诉苦:受难回忆与现实控诉

1、受难回忆

2、现实控诉

(二)强势话语:英雄布道与革命崇拜

1、英雄布道

2、革命崇拜

(三)复仇行动:仪式洗礼与狂欢图景

1、仪式洗礼

2、狂欢图景

结语:“怨恨”限制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与感恩

展开▼

摘要

通常所指的“红色经典”小说又称“革命历史小说”,主要指建国后“十七年”创作的包括文革“样板戏”在内的“革命历史小说”。本文试图采用尼采、舍勒等人所开创的怨恨理论,以及安德森等人的民族国家想象的理论对其进行再解读。笔者认为,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不仅是在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以及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而且在这些小说文本当中,还讲述了革命的原因和理由,给我们呈现了处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等压迫之下的广大贫苦人民真实的生活情状,反映了在西方现代化的坚船利炮和现代化的科学民主制度等侵犯下,我们的国民由此对现代性产生的怨恨与渴望,他们为了反抗这些压迫,为了解脱这些“怨恨”,便进行革命,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民族国家,革命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而因为革命者处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弱势地位,他们在与强大的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同时,必然要求在精神上充满“激情”,以“激情”的姿态去战斗,以“激情”的方式去想象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因此,在这些回忆革命者的革命经历和革命起源的“红色经典”小说中,现代性“怨恨”与“红色激情”是相互链结的,这种“怨恨”是以“红色激情”的方式书写出来。
   依据怨恨论和民族国家想象论,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下问题:作为革命历史小说,在呈现“怨恨”的同时,是如何以“红色激情”的方式书写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怨恨?怎样用“红色激情”的方式来书写?
   本文准备以三章来论述主体内容,绪论部分解读理论依据,梳理文章将要提到和运用的概念,如“怨恨”、“现代性怨恨”、“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红色激情”等。每章之间内容基本以递进方式推进,如“怨恨”模式、“怨恨”动力、“怨恨”表达,层次清晰。每大章含三小节,每小节内容分别论述本章的一个问题。最后,以“怨恨的限制”为结语,讨论在现代理性之下的怨恨既是必然的,也是应加以限制的,唯此才能建立一种合理化的人类共同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