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褒贬毁誉之间——丁玲研究之研究
【6h】

褒贬毁誉之间——丁玲研究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郑重声明

引言

第一章艰难的批评历程——丁玲研究的历史进程与状况

第一节初登文坛的盛誉——30年代初的丁玲研究

第二节批判与赞赏的交织——延安时期至建国初期的起落

第三节“空白之页”中的意外收获——国外的丁玲研究

第四节“重放的鲜花”——新时期至世纪之交多元化的研究局面

第二章敏感的话题——丁玲研究中众说纷纭的焦点

第一节说不尽的莎菲

第二节转向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三节《在医院中》的隐喻——丁玲解放区小说的“再解读”

第三章争鸣的背后——丁玲研究中产生分歧的深层原因

第一节时代共名与文学思潮

第二节叙述话语与叙述策略

结语不是结束的结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作家丁玲的褒贬毁誉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在丁玲研究史上,无论是其带有独创性的人物形象还是对新文学有开创意义的作品都成为持久不衰争论的话题。1990年代之后,在“再解读”潮流中丁玲解放区时期的小说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作品被视为交织着多种文化力量的冲突场域,从而为重新读解丁玲提供了颇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考角度。从主观上来说,丁玲研究中的论争体现了不同话语系统之间的碰撞,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和女性话语都是不同立场研究者发出的不同“声音”,研究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文学史叙述策略,从而突出自己的话语立场。因此,一部言说丁玲的历史,只是方法和叙述的历史,而没有绝对正确的历史。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每一种方法和叙述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它又失去、遗漏了什么,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者丰富自己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