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习护士“慎独”品质与人格特征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6h】

实习护士“慎独”品质与人格特征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郑重声明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分析与讨论

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慎独”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背景;“慎独”是我国古代重要思想,《辞海》把“慎独”解释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卫生部在2005年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重点就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护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护理工作多数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独处的机会较多,“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于“慎独”的描述均强调其是护理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对护士的“慎独”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护士心理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把“慎独”看作人格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针对影响“慎独”的心理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尚未有人研究。目前对护士优秀品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和心理学者的重视。本研究认为“慎独”品质的形成与人格的形成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 目的对实习护士的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查,使用自编的实习护士“慎独”品质评价表,由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的“慎独”进行评分,探讨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专业态度、个人物质条件等因素对“慎独”品质的影响。为医院管理者筛选护士提供较客观的选拔依据,为大中专院校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临床护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某市四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时间为6~8个月的大专护理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07名。本研究采用测量法,测量工具有自编的实习护士“慎独”品质评价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根据本调查的特殊要求,需要对每个人的调查表和评分表一一对应,预先对每一位调查对象进行编号,临床带教老师评分时能够保证明确每个被评价对象的情况,而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集体施测。调查数据的计算与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for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描述、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结果;不同的物质条件、专业态度和工作要求,“慎独”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物质条件差的实习护士的“慎独”水平较高,对本专业持喜欢态度者“慎独”水平明显高于不喜欢者,自我工作要求越高“慎独”水平越高,反之越低。而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慎独”没有显著的影响。高“慎独”组的人格特征为高稳定性、高自律性、高有恒性、低乐群性、低世故性。高“慎独”者在次元格方面表现为独立、果敢、锋芒毕露、有气魄。高“慎独”者与低“慎独”者相比其父母教养方式为:高“慎独”者在父亲因子Ⅲ、Ⅵ、母亲因子Ⅱ都呈显著性偏低。高“慎独”者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均表现出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处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方面均偏低。相关分析结果为,C、X4、Y2与“慎独”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G、Q1、Y3、Y4因子与“慎独”呈显著正相关。A、L、X1与“慎独”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Ⅵ与“慎独”呈负相关。“慎独”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子、父母教养方式因子均无依存关系。 小结;“慎独”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受物质条件、专业态度、工作要求、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