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6h】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缺氧诱导因子与脑缺氧预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英文缩略词表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主要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70%左右。近年来,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其治疗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很多机制尚不清楚,并缺乏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手段。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如何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防治手段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预先给予短暂的、亚致死量的缺氧(低氧预处理,Hypoxia preconditioning)可减轻其后发生的严重缺血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即缺血耐受现象。缺血耐受研究的主要途径是选择不同种属动物通过不同手段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由于大鼠脑血管与人脑相似,均由颈动脉在脑底吻合成动脉环,再通过其分支共同完成脑供血。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而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的脑梗塞动物模型,由于其局部条件可以控制,可模拟临床脑中风病人的各种症状,成为研究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和药理学实验极为有价值的工具。本实验参照Zea Longa腔内线拴法,结合临床实际,在以往线栓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制备了MCAO模型。同时在MCAO模型前48h进行不同时间的缺氧预处理,采用神经病学评分、TTC染色测定梗死范围、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脑水肿程度和脑梗塞体积的测定,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检测等对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1、动物分组:选择成年SD大鼠13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60只,低氧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60只。2、低氧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动物按照Vannucci.R.C等的方法进行低氧预处理动物模型制作。3、缺血再灌注组和低氧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动物参照Zea longa的方法制作MCAO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进行缺血和再灌注。4、对各组动物在相应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塞体积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测定、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图象分析和病理学组织观察。
  结果:1、低氧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神经功能障碍减轻。缺血侧低氧预处理组脑组织含水量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在24h和48h两个时间点,缺血侧低氧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2、HIF-1α蛋白表达检测表明,缺氧预处理组在缺血再灌注后2h即高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同一时间点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1、缺氧预处理可以诱导脑对短暂性局灶性缺血产生耐受性,改善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2、缺氧预处理诱导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可能与减轻组织水肿,稳定细胞功能有关。3、缺氧预处理诱导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可能与提高HIF-1α的表达水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