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丹参中丹参酮的提取分离工艺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
【6h】

丹参中丹参酮的提取分离工艺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丹参的化学成分

1.2.1 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

1.2.2 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

1.3 丹参酮的药理作用

1.3.1 抑菌、消炎作用

1.3.2 心血管保护作用

1.3.3 抗氧化作用

1.3.4 抗肿瘤作用

1.3.5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1.3.6 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3.7 丹参酮的性激素样活性

1.4 丹参酮的提取方法

1.4.1 渗漉法

1.4.2 煎煮法

1.4.3 浸渍法

1.4.4 加热回流法

1.4.5 连续提取法

1.4.6 超临界萃取法

1.4.7 超声提取法

1.5 丹参酮的分离纯化

1.5.1 柱层析法

1.5.2 液相制备色谱

1.6 丹参酮类主要制剂

1.7 临床应用

1.8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1.8.1 丹参酮类的全合成

1.8.2 丹参酮类的结构修饰

1.9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0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1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目的

1.11.1 研究内容

1.11.2 研究目的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参酮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丹参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2.3.1 丹参酮的提取

2.3.2 丹参酮提取工艺的验证

2.4 总丹参酮最佳分离条件的确定

2.4.1 超声提取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2.4.2 总丹参酮的分离

2.4.3 结果与讨论

2.5 总丹参酮中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的分离

2.5.1 柱层析法

2.5.2 结果与讨论

2.6 丹参酮的提取工艺流程

2.7 丹参酮Ⅱ_A与隐丹参酮的定性鉴定

2.7.1 显色反应

2.7.2 TLC鉴定

2.8 丹参酮Ⅱ_A(D_1)与隐丹参酮(D_2)的结构鉴定与波谱数据

2.8.1 丹参酮Ⅱ_A(D_1)与隐丹参酮(D_2)的结构鉴定

2.8.2 丹参酮Ⅱ_A(D_1)与隐丹参酮(D_2)的波谱数据

2.9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丹参酮的结构修饰

3.1 引言

3.2 丹参酮的碱水解作用研究

3.2.1 丹参酮Ⅱ_A的碱水解研究

3.2.2 隐丹参酮的碱水解作用研究

3.2.3 产物分析与表征

3.2.4 隐丹参酮的碱水解反应机理

3.3 丹参酮的磷酰化

3.4 丹参酮与醛类反应

3.4.1 丹参酮Ⅱ_A与醛类的反应

3.4.2 产物分析与表征

3.4.3 隐丹参酮与醛类反应

3.4.4 丹参酮Ⅱ_A与醛类的反应机理

3.5 丹参酮的溴代反应研究

3.5.1 丹参酮Ⅱ_A的溴代反应

3.5.2 隐丹参酮的溴代反应

3.5.3 产物分析与表征

3.6 实验部分

3.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6.2 隐丹参酮的碱水解

3.6.3 丹参酮Ⅱ_A与醛类的反应

3.6.4 丹参酮Ⅱ_A的溴代反应

3.7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发表会议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丹参(Salvia miltiorrhriza Bunge)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药物之一,从丹参中提取的丹参酮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除热、养血、清心除烦、凉血等功效,是衡量丹参药材及其制品的重要指标。丹参酮又包括丹参酮Ⅱ_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等。
  本课题主要对丹参酮提取分离工艺和衍生物合成两方面研究。 1.丹参酮提取分离工艺主要分三步骤。
  第一步:利用HPLC,以丹参酮Ⅱ_A和丹参酚酸B为含量指标,对比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组织破碎提取法等三种提取工艺,确定组织破碎提取法为最佳提取工艺。本课题首次将新型的破碎提取技术应用于丹参酮的粗提。
  第二步:丹参粗提物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等有机溶剂超声波梯度提取,得到总丹参酮,首次将破碎提取法与超声提取法相结,使总丹参酮折合生药可达到13.4g/kg。显著的提高了丹参酮的提取率。
  第三步:采用柱层析法,对总丹参酮进行了分离,得到了其中二种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中丹参酮提取分离工艺,具有高效、环保、低毒、省溶媒、省时、节能等特点,在中药提取方面值得进一步推广,为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本课题对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的芳香醛类反应、溴代反应、碱水解反应的研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①丹参酮Ⅱ_A与芳香醛类化合物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10个2,2’-(取代亚甲基)双(1,6,6-三甲基6,7,8,9-四氢菲并[1,2-b]呋喃-10,11-二酮)的衍生物,其中7个是新化合物。丹参酮Ⅱ_A分子中呋喃环属电子云密度较高的杂环,其α-C具有亲核性,在酸的催化下,进攻质子化的醛羰基而导致反应的发生,最终形成醛羰基与丹参酮Ⅱ_A分子加成的产物。
  ②丹参酮Ⅱ_A可以与液溴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形成2-溴代丹参酮Ⅱ_A;而隐丹参酮的溴代反应产物比较复杂。
  ③隐丹参酮在2mol/L的NaOH的溶液中开环,而丹参酮Ⅱ_A在稀碱溶液中的没有开环,但其在强碱作用发生不可逆开环,结构被破坏。本课题对丹参酮的D环进行结构改造,为进一步揭示丹参酮生理活性与D环的关系奠定基础,并同时对丹参酮Ⅱ_A与隐丹参酮的化学性质进行对比,共得到12个衍生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