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行政问责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行政问责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

1.3研究方法

1.4行政问责研究现状、概念内涵和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不足之处

1.4.1国内外行政问责研究现状

1.4.2行政问责的概念和内涵

1.4.3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1.4.4健全行政问责制的方法

1.5可能的创新之处

2行政问责制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行政问责制的概念

2.1.1行政问责的主体

2.1.2行政问责的客体

2.1.3行政问责的范围

2.2行政问责的程序和结果

2.2.1行政问责的程序

2.2.2行政问责的结果

2.3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2.3.1社会契约论

2.3.2代议民主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3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面临的状况

3.1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历史沿革

3.1.1 我国行政问责的历史背景

3.1.2非典以前我国的行政问责

3.1.3非典以后我国的行政问责

3.1.4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及社会意义

3.2 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3.2.1 问责主客体界定不清

3.2.2问责客体范围狭窄

3.2.3行政问责制立法落后

3.2.4问责标准弹性过大

3.2.5 问责官员复出过程不公开

4健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方法

4.1对行政问责的主客体进行明确界定

4.1.1 明确行政问责的主体

4.1.2明确行政问责的客体

4.2加快行政问责立法进程,建立全国统一的问责法律规范

4.3严格问责和复出程序

4.3.1完善行政问责程序

4.3.2严格被问责人员复出审查程序

4.4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4.4.1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4.4.2完善问责监督制度

5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2003年非典之际,是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之后,很多地方政府研究制定了行政问责办法,一些包含行政问责的文件也相继出台,同时,学术界也踊跃研究行政问责机制和办法,出了很多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启动行政问责机制较晚,在理论研究和行政研究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对行政问责的主体和客体的概念不确定;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行政问责法;行政问责弹性大;被问责官员复出程序不公开等等。
   研究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行政问责制;有利于减少公共决策失误、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工作能力,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能力;有利于政府部门向服务型、责任型转变;有利于调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行政问责制的概念与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阐述了行政问责的主体和客体,以及行政问责的程序。本文以代议民主理论、社会契约论和委托一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代议民主理论认为,代议民主是当代各国普遍采取的形式,而不是直接民主,因此,人民群众和宣传媒体就不能直接行使问责权。社会契约论旨在证明公共部门权力来源于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大众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证明政府和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政府应进一步将信息公开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部分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当前状况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行政问责主体和客体定位不清晰;问责弹性较大;立法滞后;问责官员复出程序不公开等。
   第三部分提出健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和客体;加快行政问责立法;完善问责程序和复出程序,明确被问责官员复出需要的条件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效力。
   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对行政问责主体和客体的研究分析及其结论,还有对问责官员复出条件、程序方面的探讨,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目前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因而可能对解决我国行政问责面临的问题有借鉴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