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事件.图像--试论1979-2009中国建筑文化之变迁
【6h】

文化.事件.图像--试论1979-2009中国建筑文化之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课题概况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 相关研究分析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的方法

1.2.1 研究的框架分析

2 1980年代:“文化热”与中国后现代主义建筑

2.1 1980年代建筑创作背景

2.1.1 改革开放与文化冲突

2.1.2 “寻根热”与文化反思

2.2 “文化热”现象

2.2.1 文化界的反应

2.2.2 美术界的实验

2.2.3 建筑界的活动

2.3 错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2.3.1 西方建筑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

2.3.2 中国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3 1990年代:市场经济与新古典主义建筑

3.1 1990年代建筑创作背景

3.1.1 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

3.1.2 商业文化与房地产开发

3.2 消费文化热潮下的建筑创作

3.2.1 对怪异图像建筑的追捧

3.2.2 对高新技术的异化

3.3 新古典主义建筑潮流

3.3.1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现象分析

3.3.2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文化批判

4 2000年代:“全球化”与新地域主义建筑

4.1 2000年代建筑创作背景

4.1.1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4.1.2 地域文化的觉醒

4.2 全球化语境下的建筑创作

4.2.1 建筑创作一体化

4.2.2 建筑创作多元化

4.3 新地域主义建筑

4.3.1 新地域主义建筑的文化内涵

4.3.2 新地域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

5 结语: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网址: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79至2009年近三十年与建筑发展相关联的文化背景、相关事件、建筑图像的内在关系和影响的回顾与梳理,探求中国建筑文化三十年发展的内在轨迹和趋向。指出与1980年代“文化热”相伴的中国建筑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实践,成为21世纪初全球化与地域建筑问题的继续,其问题的实质是建筑创作从形式本位到技术本位,进而走向文化本位,即尊重历史、尊重生态、尊重生命的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显现出中西文化由碰撞、交流到共同发展,走中国建筑文化自身发展道路的未来趋向。
   本文主体有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1979至2009年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分析,论述了建筑文化的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从而建立适宜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分析1980年代“文化热”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创作,指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在形式本位下的实践。
   第三部分以1990年代消费文化热潮下的建筑创作为切入点,对新古典主义进行文化批判,进而指出90年代末以国家大剧院为焦点的中国建筑创作由形式本位到技术本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21世纪初全球化背景下新地域主义建筑的兴起,指出基于文化创新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已经成为建筑创作的主体,当代建筑创作开始由形式本位向文化本位转变。
   结论部分从理论和创作方法上,对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进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