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氮唑类配体与铜(Ⅰ)、银(Ⅰ)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6h】

三氮唑类配体与铜(Ⅰ)、银(Ⅰ)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1,2,4-三氮唑的配位化学及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配体的合成

2.3 配合物的合成

2.4 X-射线衍射数据收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讨论

3.2 结构与表征

3.2.1 硝酸银与3,5-二间甲基苯基-1,2,4-三氮唑在室温下生成的配合物[Ag(m-mepla-tz)(CH3OH)13]n(1)的结构

3.2.2 硝酸银与3,5-二(3,4-二甲基苯基)-1,2,4-三氮唑生成的配合物[[Ag(m-mepla-tz])(CH3CH2OH)13]n(2)的结构

3.2.3 硝酸银与3,5-二对叔丁基苯基-1,2,4-三氮唑在室温下生成的配合物[Ag(p-tbuph-tz)]n(3)的结构

3.2.4 硝酸银与3,5-二(3,5-二甲基)苯基-1,2,4-三氮唑生成的配合物{[Ag6(3,5-dimeph-tz)6(NH3)2](CH3OH)2(CH3CH2OH)}(4)的结构

3.2.5 硝酸铜与3,5-二(3,5-二甲基苯基)-1,2,4-三氮唑生成[Cu(3,5-dimeph-tz)]n(5)的配合物的结构

3.2.6 硝酸银与3,5-二间甲基苯基-1,2,4-三氮唑在水热的条下件生成的配合物[Ag(m-meph-tz)6/7(NO3)1/7]n(6)的结构

3.2.7 硝酸银与3,5-二邻甲基苯基-1,2-三氮唑在水热的条下件生成的配合物[Ag(o-meph-tz)3/4(NO3)1/4]n(7)的结构

3.2.8 硝酸银与3,5-二乙基苯基-1,2,4-三氮唑生成的配合物[Ag(p-ethph-tz)]n(8)的结构

3.3 性质表征

3.3.1 荧光性质

3.3.2 热分析

3.3.3 电化学性质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本论文的工作中,合成了7个有机配体(其中五个未见报道配体)和7个银、铜的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这7个配合物的结构。
   本文中合成的7个有机配体是:
   3,5-二间甲基苯基-1,2,4.三氮唑(m-meph-tzH)
   3,5-二邻甲基苯基-1,2,4.三氮唑(o-meph-tzH)
   3,5-二-(3,4-二甲基苯基)-1,2,4-三氮唑(3,4-dimeph-tzH)
   3,5-二-(3,5-二甲基苯基)-1,2,4-三氮唑(3,5-dimeph-tzH)
   3,5-二对乙基苯基-1,2,4-三氮唑(p-ethph-tzH)
   3,5-二对叔丁基苯基-1,2,4-三氮唑(p-tbuph-tzH)
   3,5-二对溴基苯基-1,2,4-三氮唑(p-Brph-tzH)
   7个配合物是:
   [Ag(m-meph-tz)(CH3OH)1/3]n(1)
   [Ag(3,4-dimeph-tz)(CH3CH2OH)1/3]n(2)
   [Ag(p-tbuph-tz)]n(3)
   {[Ag6(3,5-dimeph-tz)6(NH3)2](CH3OH)2(CH3CH2OH)}(4)
   [Cu(3,5-dimeph-tz)]n(5)
   [Ag(m-meph-tz)6/7(NO3)1/7]n(6)
   [Ag(o-meph-tz)3/4(NO3)1/4]n(7)
   它们的结构可分为四类:
   1.六核配合物:{[Ag6(3,5-dimeph-tz)6(NH3)2](CH3OH)2(CH3CH2OH))(4)。我们可以认为配合物4为[Ag5L6]-的次级结构单元的分子模型。
   2.一维聚合物:[Cu(3,5-dimeph-tz)]n(5)。配合物5形成的是直线型链状结构;配合物5中存在着[Cu5L6]-的次级结构单元,其中只有两个三氮唑环上的N4原子与外围的Cu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3.二维聚合物:[Ag(o-meph-tz)3/4(NO3)1/4]n(7)。此配合物中三氮唑环上所有的氮原子都参与了配位。
   4.三维聚合物:[Ag(m-meph-tz)(CH3OH)1/3]n(1)、[Ag(3,4-dimeph-tz)(CH3CH2OH)1/3]n(2)、[Ag(p-thuph-tz)]n(3)、[Ag(m-meph-tz)6/7(NO3)1/7]n(6)。配合物1与配合物2的结构非常相似。它们二者都存在着[Ag4L6]2-的次级结构单元,都是用其中四个三氮唑环上的N4原子与外围线型二配位的Ag原子相连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3中存在着[Ag6L8]2-的次级结构单元,其中四个三氮唑环上的N4原子与外围线型二配位的Ag原子相连。配合物6中存在着[Ag4L6]2-的次级结构单元,此配合物是利用部分的N4原子与外围银原子相连形成三维结构。通过我们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通过我们的工作发现,取代基对Ag与3,5-二芳基-1,2,4-三氮唑配合物的结构影响很大,通过改变配体苯基上取代基的位置和大小得到了不同结构的配合物。同时Ag与3,5-二芳基-1,2,4-三氮唑进行配位时并不是所有三氮唑上的N4原子都参与配位而是利用部分的N4原子与外围银原子去配位。
   2.取代基对Cu与3,5-二芳基-1,2,4-三氮唑二元体系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改变配体苯基上取代基的位置和大小后也能得到结构不同的配合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