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tDNA3243,3316,3394位点突变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分析
【6h】

mtDNA3243,3316,3394位点突变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和目的: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精神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症状群,其患者占精神病院住院病人总数的80%~90%以上。目前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已知SZ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引发的复杂性疾病,其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在该病中占主要地位。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其自身含有DNA,称为线粒体DNA(mtDNA)。这种DNA由于缺乏组蛋白保护和必要的损伤修复系统、又直接暴露于线粒体高浓度活性氧的环境中,因此mtDNA比核DNA更易受氧化性损伤且损伤之后难以修复,进而引起突变率的增加和拷贝数目的改变。目前的研究表明,mtDNA的突变与SZ、线粒体脑肌病、遗传性糖尿病、MELAS等疾病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了解线粒体基因突变与SZ的关系,本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线粒体基因3243tRNALeu(UUR)位点及ND1保守区的mtDNA3316和mtDNA3394位点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线粒体基因点突变在SZ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筛查影响SZ发生的危险因子。
   方法:
   选择250例SZ无关个体作为病例组,纳入标准同时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12例;对照组选取292例同期健康体检的随机个体,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30例。
   抽取外周静脉血3~5ml,EDTA抗凝,标准酚.氯仿法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酶切PCR产物,2.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紫外凝胶成像仪检测并分析结果。
   分析统计SZ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应用SPSS17.0软件包作统计学处理。组间基因型差异用x2检验,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I),估计基因突变对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检验水准设定为α=O.05。
   结果:
   1.SZ组和对照组mtDNA3394位点突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OR=4.596,95%CI(1.505~14.033);男性群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OR=5.581,95%CI(1.185~26.287),女性群体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177,OR=3.765,95%CI(0.744~19.048)。
   2.SZ组和对照组在mtDNA3316位点突变无显著性差异:P=0.138,OR=0.314,95%CI(0.082~1.197)。男性群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OR=0.962,95%CI(0.927~0.999),女性群体组间中无显著性差异:P=1.0,OR=1.164,95%CI(0.161~8.398k)。
   3.SZ组和对照组在mtDNA3243位点均未见突变,组间无差异P=1.0。
   4.mtDNA3316和mtDNA3394两位点联合突变分析,组间无差异P=0.461。
   结论:
   1.mtDNA3316、mtDNA3394突变可能是男性精神分裂发生的风险因子。
   2.mtDNA3243点突变可能与精神分裂的发生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