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免疫和术后免疫治疗
【6h】

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免疫和术后免疫治疗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
   癫痫是危害人类健康较大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始发年龄多在20岁之前。世界各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癫痫发病率在1.5‰~15‰,一般为4‰~6‰,我国的癫痫患者约有900万。由于新的抗癫痫药物的不断生产及应用于临床,其中约75%-80%的癫痫患者可用药物控制症状,但仍有20%-25%的患者经过正规系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成为难治性癫痫,是当今癫痫治疗的难题。其长期频繁发作,使病人导致不同程度的精神或社会心理学障碍,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后抗癫痫药物治疗。
   在前期的诊治过程中发现,部分难治性癫痫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自身免疫功能障碍,而且经过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此想到了Walker在1969年提出的癫痫在免疫系统领域的研究。结合文献报道,目前癫痫的免疫学研究基本上没有太大进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免疫状况及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我们对就诊的难治性癫痫病人进行了血液学和组织学自身免疫状况的临床调查和分析研究,并且对术后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目的是研究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免疫学改变与术后治疗的确切疗效,并为难治性癫痫的免疫治疗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目的:
   本实验旨在:(1)调查经过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血液自身免疫特征和组织学免疫状况;(2)观察血液学免疫状况与组织学免疫的联系;(3)观察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
   方法:
   1、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1年6月郑大五附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药物难治性癫痫临床特征;(2)除脑电图异常外,CT、MRI等常规检查阴性;(3)排除因外伤、脑炎、肿瘤、蛛网膜囊肿等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癫痫;(4)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且近期无免疫性药物接触史;(5)通过系统的检查发现,有手术指征,无明显禁忌,且愿意签订手术同意书准备接受手术者。对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在一系列基本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学检查进行前瞻性研究。
   2、免疫学检查:
   (1)采用ELISA法测定术前1-3天和术后2个月血清中IgA、IgG、IL-2、TNF-α及自身抗体ANA和ACA;
   (2)用免疫组化检测癫痫术后组织标本中IL-2、TNF-α、GFAP及S-100的表达。
   3、免疫治疗方法:所有血清学免疫指标和(或)组织标本显示免疫异常的病人,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辅助治疗。术后住院期间采取静脉内给药,每日一次,一次0.1g。一般5天到两周,平均约7-10天。对出院后不能继续静脉应用者予以胸腺肽片剂口服,每天3次,每次15mg,应用时间至少2个月。随访其癫痫发作情况及免疫状态的变化。
   4、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自身免疫特征、组织标本中免疫因子的表达以及免疫治疗后血液免疫学指标及患者综合反映情况一律用统计表格形式记录备案。
   5、统计学分析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一般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用卡方检验。
   结果:
   1、70%(35例)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术后接受免疫治疗者其免疫状况较免疫治疗前明显改善,IgG和IgA分别由术前的7.16±3.04和1.79±1.06升至8.56±1.99和2.33±0.78;IL-2和TNF-α则分别由术前的720.2±200.19和234.4±72.74降至557±142.42和131.8±52.37,各组数据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64%(32例)的手术标本中有IL-2及TNF的表达,几乎全部标本中都有GFAP、S-100的表达。
   3、血液学免疫指标明显异常者其术后标本中IL-2及TNF的表达也较高,术后接受免疫治疗后自身免疫状况大为提升,癫痫发作明显改善或频率减少。
   4、临床随访发现术后辅助免疫治疗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好。
   结论:
   目前接受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有70%存在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术后辅以免疫治疗其免疫状态能得到改善,癫痫发作得以控制或频率明显减少,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