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感染菌株种类及耐药监测分析
【6h】

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感染菌株种类及耐药监测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IJ)呼吸道、血液、脑脊液、粪便、分泌物等标本细菌/真菌感染菌株的种类及不同种类标本感染阳性率数据的分析,掌握河南省新生儿细菌/真菌感染的流行菌群,同时对感染优势菌的耐药情况(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等)进行分析,了解主要感染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药物的合理选用和院内感染的综合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06-2011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呼吸道、血液、脑脊液、粪便、分泌物等标本,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规定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实验,同一患者相同来源的重复菌株仅选取第一株,但敏感率差异较大的菌株除外。其中阳性菌株采用ATB-Expression系统结合手工方法进行鉴定和MIC法药敏实验,并用纸片扩散法对其中疑难菌株实行体外药敏实验的复查和核实,药敏结果参照CLSI标准判读,遵照WHONET软件的规定将监测数据录入WHONET软件并进行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统计分析。
   结果:⑴2006年1月-2011年12月微生物室共接收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各类型标本共119592例,分离出菌株14304株,包括真菌1632株,占11.4l%,革兰阳性菌3360株,占23.49%,革兰阴性菌9312株,占65.10%。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51.26%,非发酵菌占47.44%,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居前几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中居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类感染中致病菌均为念珠菌,未检出丝状真菌、接合菌和两相性真菌等。真菌类感染中以呼吸系统为主:检出真菌居前几位的是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⑵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61.2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检出率为94.19%,葡萄球菌总体耐甲氧西林(MRS)检出率为82.74%。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80%,为80.6%,对SMZ的耐药率也极高,接近100%,为96.8%。未检出对万古霉素(VAN)、替考拉宁(TEC)和利奈唑胺(LZD)耐药亦或不敏感的菌株。MRSA对β-内酰胺类药物及其复合药、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抗茵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⑶河南省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共检出4773株肠杆菌科细菌,占全部革兰阴性杆菌的51.26%。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MEM)、亚胺培南(IPM)、厄他培南(ETP)、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阿米卡星(AK)、头孢吡肟(FEP)和头孢曲松(CRO)。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耐药率普遍在90%以上,对头孢一代、二代较高耐药,耐药率在70%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噻肟(CTX)的耐药率极高,超过85%,推测可能是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高的原因,对头孢曲松(CRO)的耐药率很明显低于其他几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可能和该院抗菌药物的特异化使用有关系。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依旧维持高度敏感性,其耐药情况较罕见,仅为0.17%.β-内酰胺类与其复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例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对肠杆菌科的细菌敏感率很高,超过70%,表现出了极好的抑酶增效作用。
   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新生儿感染血培养标本以革兰氏阳球性菌为主,呼吸道标本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使用尤其是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的同时要预防和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建立新生儿感染病区甚至整个医院的整体耐药监测和预警机制及干预措施对指导临床科学选择抗菌药物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