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府际关系视角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6h】

府际关系视角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工具与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府际关系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2.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意义及历程

2.1.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意义

2.1.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效

2.2 府际关系的理论考察

2.2.1 府际关系的内涵

2.2.2 府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2.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政府间关系之内在关联

2.3.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带动政府间关系的整体性变化

2.3.2 良性的府际关系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3 当前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省、市、县政府间责、权、益不对等

3.1.1 权责划分模糊

3.1.2 权益配置失衡

3.2 省、市、县政府对各种资源的非良性竞取

3.2.1 对经济资源的争夺

3.2.2 对政治资源的争夺

3.3 省、市、县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

3.3.1 县级政府左右为难

3.3.2 省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宽

3.3.3 市级政府利益损失过大

4 从府际关系角度分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产生的原因

4.1 府际权力关系不明确

4.1.1 财权、事权不匹配

4.1.2 扩权、放权落实不到位

4.2 府际利益关系不协调

4.2.1 既有利益分配观念的牵制

4.2.2 原有行政体制的惯性影响

4.3 府际行政关系不和谐

4.3.1 行政区划不合理

4.3.2 管理权限划分不清晰

5 理顺府际关系,化解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问题的对策

5.1 建立高效率的权力机制,明确省、市、县权力关系

5.1.1 合理划分财权、事权,厘清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

5.1.2 实行制度性分权,加大权力的监督与落实

5.2 建立府际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协调省、市、县利益关系

5.2.1 转变态度,规范利益思想观念

5.2.2 创新制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5.3 建立府际协商合作机制,促进省、市、县关系和谐

5.3.1 实行市县分治,促进市县协商合作发展

5.3.2 建立协商合作机制,理顺各级政府职责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所谓“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了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县权改革思想,又一次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的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探索省管县体制的改革,将正在稳步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到行政体制改革层面。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行的初步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到政府层级的调整,政府层级的调整势必与府际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从府际关系的视角研究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府际关系为研究视角,本研究认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省、市、县级政府间关系的重大改革和利益调整,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带动政府间关系的整体性变化,包括政府间横向和纵向关系的变化。从纵向上来说,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改变了行政层级,由原来的省—市—县三级政府转变为省—市、县两级政府,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从横向上来说,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符合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但会造成省的管理幅度增加,市县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矛盾激化。
   本文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作为调整政府间关系的契机,利益是影响政府间关系协调的核心。本文利用府际关系理论从权力关系、利益关系和行政关系等方面分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省、市、县政府间关系的现状及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推进的制约因素。认为财权事权不匹配、扩权放权不到位、职责权限不匹配、行政区划不合理等因素是影响政府间关系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在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建立:权力上的协商合作机制;利益上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以及行政上的权力约束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