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颞骨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难易程度及神经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
【6h】

颞骨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难易程度及神经损伤风险的评估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颞骨CT及术中测量结果

2.2 颞骨CT测量结果与术中实测结果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相关中耳解剖

3.2 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指导意义

3.3 面神经到鼓索神经之间的距离与人工耳蜗植入术难易程度及手术风险的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人工耳蜗植入是让双侧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个体差异和面神经的解剖变异,术中经常遇到面神经隐窝狭窄、圆窗暴露困难的情况,增加了手术难度和神经损伤的风险。通过研究颞骨高分辨CT图像显示面隐窝可开放的最宽距离,并与术中实测距离进行对照,探讨CT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面隐窝宽窄、难易程度及术中面神经和鼓索神经损伤风险的价值。
   方法:
   2012年9月~2012年12月国家人工耳蜗项目聋儿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手术植入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左侧41例,右侧39例,年龄13个月~6岁,平均3.2±0.13岁。术前复筛颞骨高分辨CT显示中耳和内耳均无畸形。术前进行颞骨CT轴位片相关解剖标志的测量,记录圆窗龛层面自面神经垂直段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垂直距离,并与术中测量面隐窝圆窗龛对应处轮廓化的面神经前缘至轮廓化的鼓索神经后缘的实测距离进行比较,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研究其相关性。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前CT和术中测量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耳别和性别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中实测距离与术前CT测量数据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然后应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并构建回归方程。
   结果:
   8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前颞骨轴位CT圆窗龛层面,面神经到外耳道后壁的平均距离(以AB表示)为(4.04±0.22)mm,术中通过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测得二者在面隐窝圆窗龛对应处实测距离(以CD表示)为(2.35±0.28)mm,CT测量和手术中实测面神经到鼓索神经之间距离的平均差值(AB-CD)为(1.70±0.18)mm,不同性别、不同耳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1,(p<0.001),进一步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并构建回归方程:AB=0.616*CD+2.595。根据术中测量和手术经验,当面隐窝圆窗龛处面神经和鼓索神经之间的实测距离小于1.5mm时,手术难度则明显增加。那么以实测距离1.5mm为临界点时,带入公式则可得出此时CT测量的距离应为3.5mm。
   结论:
   1到6岁儿童颞骨高分辨CT图像显示面隐窝圆窗龛层面可开放的最宽距离与该层面面神经到鼓索神经术中实测距离的平均差值为(1.70±0.18)mm,提示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进行CT评估时,要考虑到这个差值的存在。
   颞骨高分辨CT评估和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实测面神经到鼓索神经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当CT显示面神经到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小于3.5mm时,术中的实测距离将小于1.5mm,提示将增加手术难度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