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公德缺失根源的探析
【6h】

社会公德缺失根源的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公德”作为话题的凸显与公德观念的演变

1.1 近现代以来公德何以成为一个话题

1.2 近现代以来我国公德观念的演变

2 公德缺失根源之一:公私德概念混淆不清

2.1 公私德研究的渊源

2.2 公私之辩

2.3 公德私德概念模糊导致公私德错位

3 公德缺失根源之二:伦理本位

3.1 伦理社会的定义

3.2 伦理本位导致性格缺陷

3.3 伦理本位社会中团体生活的公德构建

4 公德缺失根源之三:专制政治制度

4.1 政治社会的内涵:王权主义

4.2 政治制度衍生的政治伦理

4.3 政治伦理对公德的影响

5 公德缺失根源之四:人情

5.1 人情社会产生的基础:家族制度

5.2 人情的内涵

5.3 人情对公德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中最起码、最简单、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就是社会公德,它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状却不容乐观,社会公德缺失比较严重。随地吐痰、不爱护公物、不讲文明礼貌等各种现象在社会中层出不穷。因此,本文对公德概念、公德在中国的发展沿革进行了阐述,重点梳理和阐述中国现代思想家有关公德缺失根源的思想。
   “公德”作为话题在近现代中国日益凸显,公德观念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公德是一种社会公共准则,关系到大家共有的利益,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不断被人们演绎、变革和发展的一种准则。同时公德问题也是现代思想家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因此公德这个概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传统的政治社会环境导致了人们在观念上对公德和私德的界限认识模糊。在这种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体系中,人们受到礼教文化的教育和桎梏,公义打败了私欲,这违背了道德的最终目标,因此,社会生活中就会发生破坏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公共生活秩序、不尊重个人权利等现象。缺失的公德则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私德来代替。
   伦理本位在中国是一个显著的特征,众多的伦理关系导致中国人缺乏集体生活,一直活动在一个个小圈子中,这样给人格造成了极大的缺陷: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等。针对这个问题,梁漱溟提出在农村中要实行乡村自治,提倡新伦理。这样在团体生活中,能够养成民众对公共准则的自觉认同,培养合作、团结的好习惯。
   刘泽华先生提出了王权理论,得到很多学者的赞同,它是以王权为中心的权力系统及这种权力系统架构的社会结构。这样的政治制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政治伦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的。在这种社会伦理氛围中,道德和政治就混为一谈了。大家在行动、语言等方面都比较顾及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丧失了对公共事务的热情,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公德就不会产生。
   家族是人情产生的基础,而几千年来中国的小农经济稳固了这种具有传统血缘关系的家族制度,在这种背景下,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就形象地反映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交往的规则—人情,它会扭曲、侵蚀以至于消解公共法理,使社会丧失公平和正义,在政治上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使政治更加腐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