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ICK1、ErbB2在精子中的表达及其与体外受精关系的初步研究
【6h】

PICK1、ErbB2在精子中的表达及其与体外受精关系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PICK1、ErbB2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参考文献

2 不同PICK1、ErbB2表达的弱精症患者及精液正常者行IVF的结局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全球的育龄夫妇中,约有10-15%不孕不育患者,其中单纯男性因素导致的我们称之为男性不育症,约占30-40%。而在此之中约有30%是因遗传缺陷所致。目前已发现了多个与精子的发生过程相关的候选基因,对这些候选基因的研究为揭示男性不育的病因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后续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PICK1(proteininteraetingwithCαkinasel)含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性结构域:PDZ结构域与BAR结构域。其中PDZ结构域能通过与膜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进而调节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与表达;另一BAR结构域则主要结合脂质分子,从而调节细胞的内吞功能。由于PICK1在脑与睾丸的分布最高,自其1995年被发现以来,主要在研究其在神经系统的作用,目前研究结果认为该蛋白在神经递质的传递、外周神经感觉、突触的可塑性、细胞生长以及膜的内吞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研究PICKI基因敲除的小鼠后发现,敲除PICK1基因后,小鼠可表现出与人类圆头精子症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通过对睾丸切片的研究提示该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精子细胞发生过程中出现缺陷,该实验室推测敲除PICK1基因后,精子在其形成的早期阶段即出现顶体的破碎,紧接着精子在变形以及线粒体鞘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缺陷,最终导致了精子的圆头样畸形、精子密度降低、精子活动力的严重损害等临床表现。
   ErbB2(avianerythroblastosisoneogeneB)是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产物,属于孤儿受体,尚无特定的配体,通过形成二聚体或与家族其他成员形成异二聚体进行细胞信号转导,将细胞外的生长因子信号传递到核内,刺激控制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表达。研究表明,在大鼠的颗粒细胞及黄体细胞上均有ErbB2蛋白的表达,c-erbB2基因表达与卵巢性激素的产生及受精作用密切相关。
   Fanny等的研究表明,PICK1可通过其N-端的PDZ结构域与ErbB2发生相互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通过促使ErbB2形成二聚体或与家族其他成员形成异二聚体从而发挥其信号转导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PICK1及ErbB2在精子上的表达,并观察其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正常受精率、D3天胚胎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率,初步探讨PICK1及ErbB2在精子上的表达对于精予以及体外受精的影响。从而为揭示男性不育的病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可能的生物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所有60例精液标本均来自于2012年10月-2013年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行IVF-ET助孕的患者。
   2.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数据以(x)+s表示,定量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率的差异性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PICK1蛋白在两组精子中的定位与表达
   PICK1蛋白主要表达在精子的细胞膜上,弱精子症组精子和精液正常组精子PICK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IOD)分别为:123.78±12.35、156.56±17.03,统计学分析后提示,PICK1蛋白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显著降低(t=-8.53,P=0.00)
   2.ErbB2蛋白在两组精子中的表达
   ErbB2蛋白在弱精子症组精子和精液正常组精子ErbB2的平均光密度值(IOD)分别为:124.96±6.33、144.06±21.58,统计学分析认为ErbB2蛋白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显著降低(t=-5.36,P=0.00)
   3.ErbB2mRNA在两组精子中的表达
   ErbB2蛋白与β-actin灰度值的比值即为ErbB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ErbB2蛋白在弱精子症组精子和精液正常精子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0.03、0.91±0.0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弱精子症组精子中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9.65,P=0.00)。
   4.PICK1与ErbB2蛋白表达量的关系
   将两组中PICK1与ErbB2蛋白的IOD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示:精液正常组r=0.544,P=0.002,弱精子症组r=0.418,P=0.022,在两组中两蛋白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5.不同PICK1与ErbB2蛋白表达的IVF结局比较
   弱精子症患者及精液正常组的受精率分别为60.5%、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PICK1及ErbB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可能是弱精子症发生的众多原因之一。
   ErbB2蛋白表达与PICK1蛋白呈正相关,PICK1可能通过影响ErbB2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受精。
   精子上PICK1、ErbB2表达情况可能不影响胚胎的继续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