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24例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6h】

224例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重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对象分组

2.3 病原学检查方法

2.4 治疗方法

2.5 随访

2.6 汇总研究因素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年龄分布及性别比

3.2 出血表现

3.3 发病诱因

3.4 伴随病原学检测

3.5 初诊血小板计数

3.6 骨髓巨核细胞数

3.7 预后

4 讨论

4.1 年龄、性别特点

4.2 PLT计数与出血表现

4.3 相关病原学

4.4 前驱感染史

4.5 疫苗接种史

4.6 骨髓巨核细胞特点

4.7 随访预后

4.8 结语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异质性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为(4~5)/10万。IT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与感染、疫苗接种、药物、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免疫紊乱是ITP的基本发病机制。虽然儿童ITP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仍有10%~20%发展为慢性ITP,部分患儿对常规治疗无效,发展成难治性ITP。对于慢性ITP患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剂等药物副作用大,多次反复住院、限制日常活动等经历将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另外,ITP患儿是一个异质性群体,各个年龄均有发病,不同年龄阶段有相应的特点。
  目的:
  分析比较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ITP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预后等临床资料,总结ITP患儿与年龄相关的临床特点,完善ITP的相关临床因素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更有效地治疗ITP提供临床参考。
  材料和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次诊断,接受住院治疗的ITP患儿224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2个月)和1岁以上儿童组(>12个月,≤168个月),回顾性分析两组ITP患儿的一般资料、出血表现、病原学检查结果、骨髓涂片、预后等临床资料。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统计描述以中位数t表示,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两组资料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本研究中79.0%患儿起病前有诱因;97.8%患儿有出血表现,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
  2.婴儿组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阳性率高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53,P<0.05);
  3.1岁以上儿童组EB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婴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6,P<0.05);
  4.224例ITP患儿总的幽门螺杆菌(HP)抗体阳性率为76.9%,两组患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4,P>0.05);
  5.1岁以上儿童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率高于婴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9,P<0.05);
  6.婴儿组初诊血小板计数低于1岁以上儿童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9,P<0.05);
  7.两组患儿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21,P>0.05);
  8.婴儿期发病的ITP患儿病程>6个月的比例低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8,P<0.05)。
  结论:
  1.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婴儿ITP的诱因之一;EB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1岁以上儿童ITP的诱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儿童ITP的发病有关。
  2.婴儿期发病的ITP患儿的预后可能比1岁以上儿童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