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代谢功能的影响
【6h】

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代谢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语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5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豆浆和奶粉中粗蛋白和总黄酮含量

3.2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

3.3 发育指标

3.4 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中雌马酚含量的影响

3.5 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自制豆浆营养成分分析

4.2 郑州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4.3 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中雌马酚含量的影响

4.4 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雌马酚研究进展

附录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评价饮用豆浆和奶粉对学龄前儿童肠道代谢功能的影响,为指导学龄前儿童合理饮用豆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对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2周的饮食干预,对干预过程中所使用的豆浆及奶粉中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分别为凯氏定氮法和分光光度法;将学龄前儿童分为空白组、奶粉组和豆浆组,干预组儿童每天饮用75 mL豆浆,奶粉组儿童每天饮用75 mL奶粉冲泡牛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学龄前儿童干预前后粪样中雌马酚和短链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利用SPSS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饮食干预过程中所用豆浆及奶粉蛋白质与总黄酮含量经检测,豆浆中粗蛋白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2.79±0.45) g/100 g、(1.05±0.01) g/100 g;奶粉中粗蛋白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7.28±0.07) g/100 g、(0.18±0.03) g/100 g。
  2、51.40%的学龄前儿童每天食用奶类及其制品,11.70%的幼儿每日食用大豆类及坚果;学龄前儿童食用薯类、鱼虾类、大豆类及坚果、杂粮的频率主要为每周1~2次,50%以上的学龄前儿童食用蔬菜、水果及奶类的频率为每天都吃,学龄前儿童早餐经常吃的食物主要为粥(89.39%)、鸡蛋(79.33%)、馒头(67.04%)和奶制品(65.36%)。
  3、在本实验条件下,干预后空白组、奶粉组和豆浆组学龄前儿童粪样中雌马酚含量分别为(4.05±3.54)μg/g、(4.28±3.73)μg/g、(7.83±8.31)μg/g,豆浆组含量高于空白组和奶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豆浆组学龄前儿童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男童为(8.03±9.34)μg/g,女童为(7.50±6.68)μ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在本实验条件下,奶粉组与豆浆组学龄前儿童粪样中丙酸、异丁酸、丁酸含量干预后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奶粉组学龄前儿童粪样中丙酸、异丁酸、丁酸含量分别增加至(0.89±0.86) mmol/100 g、(0.051±0.050) mmol/100 g、(0.57±0.57) mmol/100 g,豆浆组学龄前儿童粪样中丙酸、异丁酸、丁酸含量分别增加至(0.81±0.61)mmol/100 g、(0.049±0.046) mmol/100 g、(0.61±0.54) mmol/100 g。
  结论:
  1、本次饮食干预所采用的豆浆在蛋白质及总黄酮含量方面高于奶粉。
  2、该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日常食用奶类及其制品的频率较豆类及其制品高。
  3、在本实验条件下,饮用豆浆在提高学龄前儿童肠道中雌马酚和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进而改善学龄前儿童肠道代谢功能状况方面,比奶粉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