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验视角下的史前遗址公园设计策略研究
【6h】

体验视角下的史前遗址公园设计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题目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史前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现状研究

2.1 史前遗址概况

2.1.1 史前考古分期

2.1.2 史前遗址的价值

2.1.3 史前遗址的特点

2.2 国内史前遗址保护展示的现状

2.2.1 遗址的保护展示方式

2.2.2 调研现状分析

2.3 小结

3体验视角下的史前遗址公园思考与调查

3.1 体验相关内容概述

3.1.1 体验

3.1.2 体验设计

3.1.3 体验的类型

3.2 体验视角下的公众行为心理转变

3.2.1 体验需求的转变

3.2.2 体验意识的转变

3.2.3 体验内容的转变

3.3 基于体验满意度的史前遗址公园调查

3.3.1 调查对象

3.3.2 调查内容

3.3.3 调查方法

3.3.4 调查结果分析

3.3.5 问题总结

3.4 体验视角下的史前遗址公园设计启示

3.4.1 转变设计思路

3.4.2 深化体验内容

3.4.3 丰富设计细节

3.4.4 改变经营策略

3.5 小结

4 史前遗址公园体验设计策略研究

4.1 相关基本原则

4.1.1 文物保护利用原则

4.1.2 设计原则

4.2 文化体验策略研究

4.2.1 文化体验的价值

4.2.2 文化体验的阶段性策略

4.2.3 文化形象传达策略

4.3 景观体验策略研究

4.3.1 景观体验的价值

4.3.2 景观体验的设计理念

4.3.3 景观设计策略

4.4 小结

5 郑州马庄文化遗址公园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遗址概况

5.1.2 资源条件分析

5.1.3 考古工作进程

5.2 总体设计

5.2.1 设计目标

5.2.2 布局分区

5.2.3 交通组织规划

5.3 文化体验设计

5.3.1 文化体验策略

5.3.2 文化展示结构

5.3.3 文化形象传达

5.4 景观体验设计

5.4.1 景观空间布局

5.4.2 环境风貌控制

5.4.3 植物配置设计

5.4.4 景观节点设计

5.5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史前遗址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但由于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辨识,且大部分受损严重欠缺观赏性,导致其在保护及展示利用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近年来有许多城市为了保护和展示史前遗址修建了史前遗址公园,但是大多数公园在建成后常常是门可罗雀,难以得到公众认可。由此可见,在当今时代,仅仅是基于传统保护理念的遗址公园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史前遗址公园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文物展示,应以打造整体遗址公园文化形象为目标,发掘公众对于遗址公园的切实体验需求,以便更好地传达历史信息,提升遗址公园的文化价值与魅力。
  目前国内对于史前遗址的关注较少,相关文献数量不多,研究内容集中在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方向多为文物考古、历史解读以及博物馆设计等,对于史前遗址公园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相关文献研究,也缺乏针对史前遗址公园现状问题的系统性阐释。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史前遗址的相关背景,根据文献研究分析了史前的考古分期,总结了史前遗址的价值、特点,以及在保护展示中的困难,并通过对国内10处史前遗址的实地考察,较为深入地了解国内史前遗址的保护现状;其次以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公众的行为心理转变为视角,分析史前遗址公园在设计理念、经营策略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并通过对“郑州商都遗址公园”进行POE(使用后评价)调查,研究公众对于史前遗址公园的体验满意度情况;最后以“文化体验”和“景观体验”两个方向阐述史前遗址公园的设计策略,并结合郑州马庄文化遗址公园进行实例探讨,提出了史前遗址公园应以竖立整体遗址文化形象为目标,以“一园多核心”为理念,在展示文物的基础上丰富公园其他体验内容,提高遗址公园的魅力,吸引公众前来参观,带动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