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6h】

中国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章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双重国籍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双重国籍的概念

第二节 双重国籍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三节 双重国籍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中国双重国籍的历史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国籍政策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的实践

第三节 中国双重国籍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有关国家双重国籍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双重国籍制度

第二节 德国双重国籍制度

第三节 印度双重国籍制度

第四章 完善中国双重国籍制度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有限度地承认双重国籍

第二节 签订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第三节 完善国内的国籍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各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出现了跨国婚姻、探亲、移民、收养等国际性交流形式,对此可能出现的纠纷解决时无一不涉及公民的国籍问题。由于各个主权国家根据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背景、民族文化、心理意识制定适合本国的国籍政策,在国际上很难形成一部各国都认同的国籍法,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双重国籍问题。在这种由于国籍规定冲突而引发国际矛盾的背景下,国内外好多专家、学者开始讨论双重国籍制度的利弊,从多角度论证自己的主张。中国事实上双重国籍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就需要从法律制度角度设计,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国籍制度,对缓解中国面临的国籍冲突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际上承认双重国籍的呼声也越来越强,国内官方会议上也不断重提这个问题,在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李崴建议删除“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将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这一规定。在会上,他对国籍取得的利弊进行全面论述,分析当前国内形势和国际趋势,得出中国应该采取有限度承认双重国籍的态度。双重国籍问题可以从多个学术领域展开研究,但是从国际法角度来讲,双重国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存在独特的研究价值。在本篇论文中,通过采取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法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双重国籍的相关概念入手,得出我国实践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双重国籍问题,同时表明对待双重国籍的态度。然后,根据美、印、德三个国家立法转变,阐述我国国籍法的历史政策演变,对中国和印尼签订的双重国籍协定、港澳地区在实践方面处理国籍问题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现行国籍法面对事实上双重国籍公民处理时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在明确我国对双重国籍有限度承认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双重国籍的建议。
  国际社会各个主权国家关于双重国籍的态度已经在逐渐转变,通过对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籍法》在中国具体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完善建议,相信对我国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有重要实践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董芸;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法律(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志强;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国籍法;
  • 关键词

    双重国籍; 有限度承认; 国籍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