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词索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表现

2.3 影像学检查

2.4 显微手术器械

2.5 研究方法

2.6 随访

2.7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肿瘤的切除情况

3.2 PCMS的切除范围、侵袭的部位、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估

3.3 术后并发症

3.4 术后行放射治疗

第四章 讨论

4.1主要症状与体征

4.2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

4.3 岩斜区脑膜瘤术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技术与方法

1 岩斜区解剖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2 岩斜区脑膜瘤的定义、诊断、发病率及分类

3 岩斜区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4 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5岩斜区脑膜瘤的影像学检查

6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方法

7岩斜区脑膜瘤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定

8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岩斜区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总结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及切除率。本研究对于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后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定,来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6例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49.8岁。本研究肿瘤最大直径大于4.5cm。肿瘤的发病部位的起始为岩斜区,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根据患者的基本发病情况,本研究病例手术方法分以下几种:经颞下-岩骨前行手术的有14例,经枕下-乙状窦后手术方法的有26例,扩大翼点行手术的有6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行手术的有10例。术后观察所有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程度,随访时间3-30月。
  结果:
  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切除程度分级:Simpson I级,24例,Simpson II级12例,Simpson III级8例,Simpson IV级,12例。术后并发症引起的面瘫:3例;三叉神经痛:2例;饮水呛咳:3例;吞咽困难:4例;听力下降:4例;声音嘶哑:1例。
  结论:
  根据肿瘤大小、质地、根基的部位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保护好周围重要的神经与血管,而不是肿瘤的全切率,尽量避免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对患者的并发症较小、生活质量评定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