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6h】

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国内相关研究

2、 国外相关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1、 职业女性

2、 角色冲突

(四)理论基础

1、 家庭--工作冲突理论

2、 社会支持理论

(五)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1、 研究思路

2、 分析方法

二、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假设

1、 职业女性个体意识层面因素

2、 家庭层面因素

3、工作单位层面因素

(三) 变量选取

1、 因变量

2、 控制变量

3、 自变量

三、 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描述性分析

1、 人口学特征

2、 职业女性个体意识特征

3、 职业女性在家庭层面因素上的特征

4、职业女性在工作单位层面因素上的特征

5、 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状况

6、小结

(二)相关分析

1、 职业女性个体意识与角色冲突的相关分析

2、 家庭因素与角色冲突的相关分析

3、单位因素与角色冲突的相关分析

4、 小结

(三) 回归分析

1、 职业女性个体意识层面因素对角色冲突的影响

2、家庭层面因素对角色冲突的影响

3、 单位层面因素对角色冲突的影响

4、 小结

四、结论和对策

(一) 结论

(二) 对策建议

1、 将家庭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减轻职业女性家务劳动

2、 强化男性家庭责任,增强配偶支持力度

3、 提升生育保障水平,建立弹性工作制,增加单位支持力度

4、 提高个人素质,增强两性平等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女性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公共领域参加社会劳动以来,女性面临的家庭--工作角色冲突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女性在面临生育机会增加的同时,也使得生育这一重大事件成为现代职业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又一挑战。生育政策从一胎向二胎的转变将增加女性的子女照料和家务劳动负担,进而可能会对妇女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从而加剧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
  本研究以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为背景,以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影响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因素。本文在选取合适自变量的基础上,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基础的处理,对样本人口学特征、职业女性个体意识层面、家庭层面和工作单位层面的特征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建立研究假设,再次通过相关分析和序次逻辑回归分析检验假设,得出如下结论:(1)传统性别分工认同度越高,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越严重;传统性别分工认同每增加一个单位,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程度就相应提高47.3%。(2)角色定位与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有显著相关关系,角色定位的完美主义倾向会增加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3)职业规划对角色冲突有显著影响,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女性角色冲突程度大约是没有职业规划女性的二分之一。(4)承担家务劳动越多,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程度越强烈。(5)配偶支持程度越高,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程度越低;配偶支持的程度每提高一个等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家庭对工作的干扰/冲突、工作对家庭的干扰/冲突相应降低68.9%、53.6%、60.3%。(6)最小子女年龄对职业女性角色冲突有显著影响。最小子女年龄越小,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程度越强烈,年龄每减小一个等级,角色冲突的程度提高2倍。(7)单位生育支持与职业女性角色冲突有显著负相关关系。(8)工作压力对职业女性角色冲突有显著消极影响。工作压力每减小一个等级,角色冲突程度相应降低40.4%;工作不能准时下班的程度每增加一个等级,工作对家庭的干扰/冲突就随之提高62.1%。
  最后,依据上述影响职业女性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的积极、消极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平衡职业女性的家庭工作冲突:(1)将家庭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减轻职业女性家务劳动。最重要的是提升儿童照料服务、家政服务的社会化、公共化程度,将职业女性的家庭责任部分转承给政府,从而减轻其负担。(2)强化男性家庭责任,增强配偶支持力度。设立父母假,使男性更多参与婴幼儿的照料工作,而不是在现有政策下把育儿责任强行施加给女性;肯定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促使男性增强家庭责任感。(3)提升生育保障水平,建立弹性工作制,增加单位支持力度。通过政府立法,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成本、实现家庭与工作两者兼顾。(4)提高职业女性个人素质,增强两性平等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