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GM试验在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6h】

G/GM试验在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体液、分泌物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疾病[1]。确诊有赖于损害组织的活检或体液培养发现真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菌丝或球形体,或者血液培养获得真菌或者脑脊液特异性抗原阳性(墨汁染色)。由于恶性血液病疾病本身免疫力低下,及治疗过程中化疗、激素、免疫抑制剂、长期抗生素的使用等原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IFD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抗真菌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多[2,3],花费大[4],有效率较低,死亡率高[5,6]。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指导并及时调整抗真菌药物是必要的。
  目的:
  本文针对临床中遇到的评估抗真菌疗效的问题及临床观察,回顾性分析G/GM试验的动态变化与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是否有关。
  研究对象和方法:
  病例来源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13例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其中90例患者检测G/GM值>2次,23例仅监测G/GM值1次。根据IFD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的改变及微生物学证据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回顾性分析有效组与无效组应用抗真菌治疗前第1天(d1),应用抗真菌药物第7(d7)、14(d14)、21(d21)、28(d28)天等G/G M值,分析G/G M动态的变化和抗真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t检验或校正t检验,以 X±SD描述;定性资料:X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秩和检验,以M(P25?P75)表示;检验水准为a=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疾病分布:113例患者中AML为59例(M0:2例,M1:1例,M2:30例,M3:3例,M4:6例,M5:16例,M6:1例),ALL为26例(ALL-B:17例,ALL-T:9例),CML为5例,MM为6例,MDS为3例,其他占14例。其中IFD的诊断级别为确诊1例,临床诊断65例,拟诊26例,未确定21例。抗真菌药物应用前,G试验57例高于正常,56例在正常范围;GM试验68例高于正常,45例在正常范围。
  2.113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后,86例有效(占76.1%),27例无效(23.9%);检测G值1次者18例,17例有效(94.4%),检测G值2次者31例,28例有效(90.3%),检测G值3次及以上者64例,41例有效(64.1%),两两相比,检测1次与检测3次及以上者有统计学意义(X2=6.26,p<0.05),检测2次与检测3次及以上者有统计学意义(X2=7.24,P<0.05),检测1次与检测2次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检测GM值1次者22例,20例有效(90.9%),检测GM值2次者37例,33例有效(89.2%)检测GM值3次及以上者54例,33例有效(61.1%),两两相比,检测1次与检测3次及以上者有统计学意义(X2=6.45,P<0.05),检测2次与检测3次及以上者有统计学意义(X2=8.68,p<0.05),检测1次与检测2次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
  3.G/G M阳性患者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G试验在真菌治疗第28天转阴率较高:86.4%>50%(X2=4.84,p=0.028),有效组GM试验在真菌治疗第21、28天转阴率均高,分别为:90.9%>61.5%(X2=4.41,p=0.036),100%>69.2%(X2=9.12,p=0.003)。G试验在真菌治疗第7、14、21天的转阴率均无统计学意义,GM试验在真菌治疗第7、14天的转阴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4.检测G>3次64例,41例有效,其中31例G值呈下降趋势,10例呈稳定不变或上升趋势,23例无效中10例呈下降趋势,13例呈稳定不变或上升趋势,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二者具有统计学学意义(X2=6.6,p<0.05);检测GM>3次54例,33例有效,其中25例GM值呈下降趋势,8例呈稳定不变或上升趋势,21例无效中10例呈下降趋势,11例呈稳定不变或上升趋势,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二者具有统计学学意义(X2=4.6,p<0.05)。当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无效时,G/G M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5.有效组平均年龄34岁(14岁?73岁),无效组平均年龄44.7岁(16岁?58岁)(p=0.08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平均住院期间抗真菌治疗时间是20.5天(7天?55天),无效组平均住院期间抗真菌治疗时间是32.6天(15天?70天)(T=2559,p=0.000),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效组住院期间抗真菌时间较有效组长。
  结论:
  IFD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后,G/G M总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G/G M试验呈稳定或上升趋势,处于G/GM试验持续高水平状态,抗真菌治疗效差;有效组G试验经抗真菌治疗第28天转阴,有效组GM试验经抗真菌治疗第21、28天均转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