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与结直肠腺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比较
【6h】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与结直肠腺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印戒细胞癌组病理及结肠镜下表现

讨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和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男女发病率差异不大,发病年龄从50岁开始上升,我国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20岁以下的的青年型结直肠癌并不少见。部位以直肠最为多发,其次为乙状结肠。结直肠癌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在非洲、日本等地相对较低,西欧、北美、新西兰等地发病率较高,虽然我国属于结直肠癌的低发区,但近年来统计表明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上海、浙江、福建等地为高发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饮食因素等密切相关,慢性结直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显著升高,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率约5%;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的患者,结直肠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结构改变及大量食用亚硝胺类化合物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结直肠癌病变无明显症状,但会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步出现消瘦、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临床症状。结直肠印戒细胞癌(Colorectal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C)为结肠黏液腺癌的特殊分型,其病理分化差、恶性程度极高,并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患者生命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和结直肠腺癌做到充分认识、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改善预后是目前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那么在临床上如何分析比较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和结直肠腺癌呢?
  目的:
  对比分析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及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以探讨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和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
  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和10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诊断明确,均有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支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预后。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年龄: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组发病年龄小于45岁患者占61.2%(30/49),平均年龄为(42.5±5.67)岁;腺癌组小于45岁患者占32.0%(32/100),平均年龄为(52.36±8.23)岁。印戒细胞癌组平均年龄较腺癌组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3,P=0.032)。
  (2)肿瘤部位分布: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组左半结肠9例,占18.4%(9/49);右半结肠22例,占44.9%(22/49);直肠18例,占36.8%(18/49)。结直肠腺癌组肿瘤部位于左半结肠32例,占32.0%(32/100);右半结肠26例,占26.0%(26/100);直肠42例,占42.0%(42/100)。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组右半结肠的患者在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发病部位患者所占的比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淋巴结侵犯、血管转移发生率:印戒细胞癌组淋巴结侵犯患者占91.8%(45/49);腺癌组淋巴结侵犯患者占73.0%(73/100)印戒细胞癌组淋巴结转移阳性比例高于腺癌组;印戒细胞癌组血管转移发生率为61.2%(30/45);腺癌组血管转移发生率为40.0%(40/100),印戒细胞癌组血管转移发生率高于腺癌组。印戒细胞癌组T3、T4患者期91.8%(45/49)明显多于腺癌组73.0%(73/100),印戒细胞癌组浸润深度较腺癌组更深。印戒细胞癌组在淋巴结侵犯、血管转移发生率、浸润深度均高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合并肠梗阻发病率、根治术例数、生存率:印戒细胞癌组患者合并肠梗阻发病率占24.5%(12/45);腺癌组合并肠梗阻发病率占10.0%(10/100),印戒细胞癌组合并肠梗阻发病率比例高于腺癌组;印戒细胞癌组患者行根治术例数占61.2%(30/45);腺癌组根治术例数占83.0%(83/100),印戒细胞癌组采用根治术例数比例低于腺癌组;印戒细胞癌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67.3%、49.0%、26.5%,腺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为87.0%、71.0%、62.0%,截止随访时,有近46.0%腺癌患者存活。印戒细胞癌组在合并肠梗阻发病率较腺癌组更多;在根治术例数、生存率上印戒细胞癌组低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内镜及病理:印戒细胞癌组术后病理最大为8.0cm×5.2cm×3.8cm,平均直径(6.1±2.0)cm。结肠腺癌组最大为7.1cm×4.5cm×1.7cm,平均直径为(4.5±1.2)cm。印戒细胞癌组的术后肿瘤病理平均直径大于结肠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33,P=0.023)。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组肠镜表现分型:隆起型12例,溃疡型10例,浸润型21例,以浸润型多见,内镜下表现无特异。
  结论:
  (1)结直肠癌印戒细胞癌组发病年龄小于腺癌组,右半结肠发病率、淋巴结侵犯及血管转移发生率、合并肠梗阻发病率均高于腺癌组,浸润深度大于腺癌组,采用根治术例数少于腺癌组。
  (2)结直肠癌印戒细胞癌组生存率低于腺癌组。
  (3)印戒细胞癌内镜下表现无特异,以浸润型最为常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