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T分期及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6h】

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T分期及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在鉴别T3及T4a期胃癌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在鉴别T3及T4a期胃癌中的价值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T分期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检查前签署了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知情同意书。前瞻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确诊T3及T4a期胃癌患者6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32~79岁,中位年龄62岁。所有研究对象术前均在GE Revolution CT机上行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并在CT扫描后两周内行手术治疗。所有图像重建后在ADW4.6工作站上应用CT Perfusion 4D-Body Tumor软件及Reformat软件分别测量并记录胃癌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血管通透性(PS)、22 期中最大CT值(CTMAX)、平扫CT值(CTNON)、动脉期CT值(CTAP)、静脉期CT值(CTPVP),并计算出ΔMAX、ΔAP、ΔPVP(分别为相应时期的CT值与CTNON差值),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部位、Lauren分型、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癌胚抗原(CEA)、糖类相关抗原125(CA125)及糖类相关抗原724(CA724)]。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 T3 期及 T4a 期患者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其诊断效能、最佳诊断阈值及灵敏度、特异度,采用关联分析对T3期及T4a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60例胃癌患者中T3期16例,男14例,女2例,T4a期胃癌44例,男32例,女12例;上区胃癌36例,中区胃癌10例,下区胃癌12例,两区以上胃癌2例;Lauren分型肠型15例,弥漫型30例,混合型15例;中高分化17例,低分化43例;淋巴结转移40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脉管侵犯38例,无脉管侵犯22例;CEA、CA125、CA724升高分别为22例,8例及8例。T4a期胃癌的PS、CTAP、CTPVP、ΔAP、ΔPVP高于 T3 期胃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776~-2.174,均P<0.05),BF、BV、MTT、TTP、CTMAX、CTNON、ΔMAX与T3期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1.599,Z=-0.502,均P>0.05)。PS、CTAP、CTPVP、ΔAP、ΔPVP的AUC分别为0.685、0.730、0.720、0.730、0.736,以ΔPVP最大,阈值为38.1HU时诊断T4a期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 62.5%。参数两两联合绘制 ROC 曲线以 PS 联合 CTAP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93,相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3%和75.0%。进一步结果显示T3及T4a分期胃癌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结论: 1、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部分参数(PS、CTAP、CTPVP、ΔAP、ΔPVP)对鉴别T3及T4a期胃癌有一定价值,以ΔPVP及PS联合CTAP诊断T4a期胃癌效能较高。 2、胃癌T3及T4a分期与年龄、性别、部位、Lauren分型、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CEA、CA125、CA724无相关性。 第二部分 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在胃癌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在诊断胃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检查前签署了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知情同意书。前瞻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92例,年龄32~79岁,中位年龄60岁。所有研究对象术前均在GE Revolution CT机上行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并在CT扫描后两周内行手术治疗。所有图像重建后在ADW4.6工作站上CT Perfusion 4D-Body Tumor软件及Reformat软件分别测量并记录胃癌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血管通透性(PS)、22期中最大CT值(CTMAX)、平扫CT值(CTNON)、动脉期CT值(CTAP)、静脉期CT值(CTPVP),并计算出ΔMAX、ΔAP、ΔPVP (分别为相应时期的CT值与CTNON差值),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部位、Lauren分型、分化程度、T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相关抗原125(CA125)及糖类相关抗原724(CA724)]。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脉管侵犯阳性组及阴性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其诊断效能、最佳诊断阈值及灵敏度、特异度,采用关联分析对脉管侵犯阳性组及阴性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92例胃癌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4例;术后病理证实脉管侵犯阳性44例,阴性4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56例,阴性36例;上区胃癌52例,中区胃癌14例,下区胃癌24例,两区以上胃癌2例;Lauren分型肠型27例,弥漫型43例,混合型22例;中高分化33例,低分化59例;T1期10例,T2期22例,T3期16例,T4a期44例;CEA、CA125、CA724升高分别为26例,8例及12例。脉管侵犯阳性组胃癌的BF、MTT、PS、CTMAX、CTPVP、ΔMAX、ΔPVP高于脉管侵犯阴性组胃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5.683~-4.225 ,t=7.248 ,均P<0.05),BV、TTP、CTNON、CTAP、ΔAP与脉管侵犯阴性组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9-~-0.805,均P>0.05)。BF、MTT、PS、CTMAX、CTPVP、ΔMAX、ΔPV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43、0.828、0.776、0.756、0.810、0.756,以BF曲线下面积最大,阈值为68.2s时诊断脉管侵犯阳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70.8%。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A724与胃癌脉管侵犯具有相关性(均P<0.05),而年龄、性别、部位、Lauren分型、分化程度、CEA及CA125与脉管侵犯无相关性(均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胃癌的MTT、PS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697,-4.705,均P<0.05),BF、BV、CTAP、CTPVP、ΔAP、ΔPVP、CTMAX、CTNON、ΔMAX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9~-0.096,t=-0.552,0.145,均 P>0.05)。MTT及P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92,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2.1s,67.9%,86.1%和 16.5ml/100g·min,80.4%,72.2%。胃癌的部位、T 分期、脉管侵犯及 CEA 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均 P<0.05),年龄、性别、Lauren分型、分化程度、CA125及CA724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 结论: 1、一站式增强及灌注成像部分参数(BF、MTT、PS、CTMAX、CTPVP、ΔMAX、ΔPVP)对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有一定价值,以BF诊断效能最高;胃癌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A724与脉管侵犯具有相关性。 2、一站式增强灌注及成像部分参数(MTT、PS)对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胃癌的部位、T分期、脉管侵犯及CEA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