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1.1.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1.1.2 小麦纹枯病的病原种类
1.1.3 小麦纹枯病菌的侵染过程
1.1.4 小麦纹枯病发病特点
1.1.5 小麦纹枯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1.2 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1.2.1 生防细菌的种类
1.2.2 生防细菌生防机制的研究
1.2.3 生防细菌定殖的研究
1.3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1.3.1 枯草芽孢杆菌的基本概况
1.3.2 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3.3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小麦及菌株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器材
2.1.3 试剂药品
2.1.4 培养基配置
2.2 方法
2.2.1 枯草芽孢杆菌BS05的抗生素标记及在小麦上的定殖
2.2.2 枯草芽孢杆菌BS05对小麦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2.3 枯草芽孢杆菌BS05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2.2.4 枯草芽孢杆菌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2.5 枯草芽孢杆菌BS05发酵条件的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枯草芽孢杆菌BS05的抗生素标记及在小麦上的定殖
3.1.3 抗生素标记菌株BS05sr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拮抗作用
3.1.4 菌株群体生长状态比较
3.1.5 原始菌株和抗生素标记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3.1.6 菌株BS05在小麦上的定殖动态
3.2 枯草芽孢杆菌BS05对小麦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2.1 菌株BS05对小麦PPO活性的影响
3.2.2 菌株BS05对小麦POD活性的影响
3.2.3 菌株BS05对小麦PAL活性的影响
3.3 枯草芽孢杆菌BS05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4 枯草芽孢杆菌BS0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5 枯草芽孢杆菌BS05发酵条件的优化
3.5.1 最优碳源的筛选
3.5.2 最优氮源的筛选
3.5.3 最优无机盐的筛选
3.5.4 菌株BS05发酵培养基组分的正交实验结果
3.5.5 pH对菌株BS05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3.5.6 温度对菌株BS05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3.5.7 转速对菌株BS05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3.5.8 接种量对菌株BS05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抗生素标记法检测生防菌的定殖
4.2.2 生防菌在植物上的定殖
4.2.3 生防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
4.2.4 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研究
4.2.5 细菌发酵条件优化
5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