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外出务工回流人口及城镇化研究
【6h】

河南省外出务工回流人口及城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人口流动趋势

1.1.2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

1.1.3 河南省政策导向

1.2 相关研究回顾

1.2.1 人口流动视角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1.2.2 人口回流视角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流动人口

2.1.2 外出务工回流人口

2.1.3 城镇化

2.1.4 务工回流人口城镇化

2.1.5 务工回流人口城镇化模式

2.2 研究内容

2.3 论文框架

2.4 研究理论及方法

2.4.1 理论支撑

2.4.2 研究方法

2.5 数据来源

3 河南省人口流动现状研究

3.1 河南省人口流动政策

3.2 河南省人口流动现状

3.2.1 人口流动总体规模

3.2.2 人口流向

3.3 河南省人口流动趋势

3.3.1 转移劳动力仍以省内转移为主

3.3.2 人口回流趋势初步显现

3.4 小结

4 河南省回流人口及其城镇化研究

4.1.1 个人家庭基本特征

4.1.2 回流人口外出经历特征

4.1.3 外出务工回流经历特征

4.2 河南省务工回流人口城镇化研究

4.2.1 河南省务工回流人口城镇化水平

4.2.2 河南省务工回流人口城镇化模式

4.2.3 河南省务工回流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

4.2.4 河南省务工未进城的回流人口城镇化意愿

4.3 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及城镇化意愿

4.3.1 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口回流意愿

4.3.2 河南省外出务工待回流人口城镇化空间意愿

4.4 小结

5 河南省外出务工回流动因及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

5.1 河南省务工人口回流动因

5.1.1 河南省务工人口回流动因

5.1.2 河南省务工人口回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 河南省回流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

5.2.1 生活成本因素

5.2.2 生活环境因素

5.2.3 居住区位因素

5.3 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6.4 规划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目前处于“民工潮”与“民工荒”共存、并增的人口背景下,外出务工回流作为人口流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大城市务工,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外出务工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可发现,中国的农村务工人口流动将会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长期过程。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外出务工回流人口的基本特征和回流人口的城镇化模式。以其外出务工过程为主线,采取文献法、访谈法、问卷分析法,在明晰了相关核心概念和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5-2017)》、《2015年河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河南省四个地区的现场访谈资料,先对回流人口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随后,又进一步研究了回流人口城镇化的空间特征和城镇化模式,之后运用logistic二元逻辑分析方法对回流因素和回流人口城镇化因素进行实证验证。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理论成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外出务工回流人口的基本特征和动因,不仅有助于城镇化良好发展,相关建议也为政府部门提供借鉴。
  本研究共有六个章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导言,首先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进行介绍,从人口流动和回流两个层面进行相关文献综述,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研究设计,对本文的重要概念作出界定,明确了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理论和方法,并说明研究的数据来源。
  第二部分为核心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第三章为河南省流动人口城镇化研究,先是对人口流动政策进行梳理,之后根据河南省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研究人口流动的流向和规模,对人口流动的趋势进行预判,即人口迁移是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长期过程。第四章基于对实地问卷数据的回收统计,通过回流与未回流两类农民工的比较,对农民工的个人基本特征、务工经历和回流发展等情况进行详尽展现,然后对外出务工人口的城镇化模式及城镇化率、城镇化意愿与空间格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运用logistic方法,从统计角度探讨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动因和城镇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结语,包括第六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针对研究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