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秦研究
【6h】

苏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民国以前对苏秦的接受

(二)民国至1976 年苏秦研究的进展

(三)1976 年至今苏秦研究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苏秦生平事迹考

第一节 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一、苏秦的家庭背景

二、苏秦的求学经历

第二节 说秦失败,振济弱燕

一、游说秦惠王失败

二、闻昭王纳贤入燕

第三节 忠于燕王,首次间齐

一、归燕十城,表明进取之心

二、初次间齐,五年无功而还

第四节 再次为间,五国伐齐

一、多年等待,寻机再赴齐国

二、劝齐去帝,合纵五国攻秦

三、三次伐宋,五国联军攻齐

四、处处见疑,终成燕之尾生

第二章 苏秦思想研究

第一节 崇计尚智的政治观念

一、崇计尚谋思想的表现与原则

二、择交安民思想的原因与内容

三、选贤任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注重权变的游说思想

一、阴阳捭阖为理论基础

二、揣摩量权是实践方法

三、随机应变为成功关键

第三节 功利主义的道德倾向

一、重利薄德的价值选择

二、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

第四节 苏秦思想之利弊

一、善用智计,追逐自我

二、弱化道德,助长邪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历代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对苏秦能让国家转危为安的智计和他合纵诸侯摈秦的历史功绩赞叹不已,认为他是当时的“排难之人”“高才秀士”;也有人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称他为荧惑诸侯、浊乱天下的“诈人”“态臣”。事实上,在战乱频仍、秦始皇焚书坑儒、纵横家事迹真假参半等因素的影响下,现存史书中苏秦的生平事迹也是真假杂糅的。所以,以《史记》《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中苏秦史料为基础,结合前人对苏秦的研究成果,对苏秦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进行了整理。 在苏秦的生平事迹考中,通过对苏秦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的考察,可以发现苏秦的成功和他的时代环境、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个人奋斗等有着密切关系。经过整理可知,苏秦的人生经历主要有游说秦惠王失败、为燕谋取十城、为燕两次间齐、合纵五国攻秦、怂恿齐湣王伐宋、合纵五国伐齐等。而苏秦的合纵经历远没有《苏秦列传》中记载的那样顺利:在他第二次为燕间齐中,受到了燕、齐、赵三国君主不同程度的怀疑,但他还是实现了对燕昭王的“以弱燕摈强齐”诺言,让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攻入齐都临淄。 因为现在没有明确的苏秦的理论著作现世,所以人们对苏秦思想的研究呈现出零星化的状态。由于史书中有苏秦求学于纵横家始祖鬼谷先生,游说秦惠王失败后在家学《太公阴符》、练揣摩之术的记载。所以,结合纵横家理论著作《鬼谷子》和兵家理论著作《孙子》中的思想、前人研究纵横家思想道德的成果,以及史书中苏秦的言行,可以大体构建起“苏秦”思想的体系:在政治上重视计谋和外交,希望人们能够“无妒而进贤”;在游说上以阴阳捭阖为理论基础,运用揣摩量权的方法,重视在游说中随机应变;在道德上,他重视对利益的追逐,有强烈进取意识的同时忽视对道德的培养,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苏秦的思想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有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方面,所以要辩证苏秦思想的价值。要认识到苏秦思想中对个人价值和智慧的肯定,以及其逐利思想对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苏秦的思想在外交等合适的领域发挥其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陈鹏羽;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保国;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