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领有名词移位及其限制条件——基于事体句法理论的研究
【6h】

汉语领有名词移位及其限制条件——基于事体句法理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EVENT SYNTAX THEORY

CHAPTER 4 POSSESSOR RAISING IN CHINESE AND RELATED ISSUES

CHAPTER 5 CONCLUDING REMARKS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动词和被动结构中领有名词移位,旨在证明从事体句法的角度对汉语领有名词移位的句法、语义现象进行解释是可行的,并总结了汉语领有名词移位在这一方面的几点特征以及其限制条件。因为以往纯粹基于格理论和最简方案等研究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解答这种结构的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本文的第一章,在简要介绍了汉语领有名词移位的句法表现后,指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在非宾格动词和被动结构中,当动词后的领有名词上移到主语位置后,“保留宾语”如何派格;(2)此类结构中领有名词移位的动因是什么和(3)移位时有哪些限制条件。本文尝试用事体结构理论对汉语中此类语言现象给出系统和圆满的解释。 第二章首先对此类结构中的领有名词移位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通过实例列举出两者的特征和相似性,相似性之一是所有领有名词移位句均表示一个有界事件。接着概述和分析了过去对此类结构研究比较著名的论断,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我们认为把此类结构放在句法和语义范畴内研究更为合理。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事体句法理论及其在汉语领有名词移位中的运用。按照Krifka(1992)的观点,如果一个句子表示一个有界事件,那么它的谓语和宾语必须被量化(quantized)。据此,我们认为汉语领有名词移位的谓语和宾语均带有[Quant]特征,主语与宾语相同,也具有此特征。但是,我们认为,针对NP而言,[Quant]是指一个NP具有[D]但不具有[Poss]的特征或者具有[Poss]但不具备[D]的特征。事实上,汉语领有名词移位句中包括两个有界事件。遵循Ritter&Rosen(2001,2002,2003)的观点,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汉语领有名词移位的派生过程。 如图所示,此派生过程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我们认为领有名词移位句中具有形式特征[Quant]的谓语应上移到体标记短语的中心词Asp的位置,同时吸引被量化的宾语(quantizedobject)到体标记短语的标志语处[Spec,AspP],核查该宾语的形式特征[Quant],宾格以及一致特征。此外,按照动词嵌套理论(VPShellHypothesis),句中的主语应该在上层动词短语(UpperVP)的标志语位置。由于T的EPP及[Quant]特征是不可解释的,主语将提升至TP的标志语位置[Spec,TP],以核查主语的EPP、[Quant]和一致特征。鉴于一个有界事件的主语总是该事件的致使者或发起者,但领有名词移位句中的主语即不是致使者也不是发起者而是经历者,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主语。真正的主语在此类句中没有语音形式。事实上,句中的主语是一个话题(topic)。第二步:由于话题(topic)与事件的发起者或致使者无关,而是经历了后面的有界事件,从而形成新的有界事件,因此,派生过程继续进行。我们认为轻动词v具有[Undergo]特征,话题经历了后面所接的事件。Top给话题(topic)指派默认的主格。 基于事体句法理论,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领有名词移位及其限制条件。首先讨论了领属关系及其特征,指出只有典型的领属名词短语可以用于领有名词移位句中。对于动词而言,只有存现句、状态动词句和“被”字结构允许领有名词移位。另外,领有名词移位句有两个重要的事体特征:定界性和主语特指性。如果这些动词后的领有名词不具有[D]特征,在向上移后,必须在其前面添加“有”。 本文以事体句法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汉语非宾格动词和被动结构中领有名词移位的动因和限制条件,对汉语语法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