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研究——兼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6h】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研究——兼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研究现状

1.4.1国外研究现状

1.4.2国内研究现状

1.5研究方法

1.6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7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第二章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思想溯源

2.1社会历史背景溯源

2.1.1人性缺失的社会现实

2.1.2现实教育的弊端

2.2哲学溯源

2.2.1存在主义的影响

2.2.2现象学的影响

2.3心理学溯源

2.3.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健康的整体人

2.3.2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自我实现论

2.3.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践基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实验

第三章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3.1人本主义教学概述

3.2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自我实现

3.2.1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3.2.2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现实基本目标

3.3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人性化的教学

3.4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非指导性的教学

3.4.1非指导性的具体涵义

3.4.2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

3.5师生观——师生角色的新定位

3.5.1学生

3.5.2教师

3.5.3师生关系

3.6教学评价——自我评价观

3.6.1人本主义教育对传统教学评价弊端的抨击

3.6.2人本主义教学的自我评价观

第四章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评析及同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契合

4.1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评析

4.1.1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积极影响

4.1.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缺陷

4.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同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契合

4.2.1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我国产生影响的原因

4.2.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人本主义取向

第五章结论

5.1教育理念的变革——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5.1.1促发展的教育要人性化,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

5.1.2发展是全发展、发展全和持续发展的结合体

5.1.3促发展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5.2教学目标的变革——建立三维目标体系

5.2.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2.2重结果亦重过程

5.2.3认知与情意要统一融合

5.3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人本精神的统率与渗透

5.3.1加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现代化与生命化

5.3.2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经验性

5.3.3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

5.4学习方式的变革——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提升

5.4.1自主学习

5.4.2合作学习

5.4.3探究学习

5.4.4体验学习

5.5教学方法的变革——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5.5.1创设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

5.5.2改变单向授受关系,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5.5.3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5.6师生关系的变革——平等、民主的交往和对话

5.6.1强调民主、体现平等

5.6.2强调情感因素

5.6.3营造良好的班级教学环境

5.6.4重视互动,加强交往和对话

5.7改革学生评价体系——突出发展性

5.7.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

5.7.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5.7.3注重过程性评价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当代西方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开来,以其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为目标,注重学生自我观念的培养;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张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情智相融的教学;重视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的实施;注重良好教学氛围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充分发挥教师在意义学习过程中促进者的作用。 当今的教育进入了一个“人”的世纪,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前进方向。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由于包含很多以人为本的理念,很自然的和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相契合,对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这些启示主要在于:要树立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目标上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转变;在课程与教学内容上体现“公民教育”的理念;提倡凸显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使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向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转变;创设平等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强调师生间的交往和沟通;重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对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系统阐释和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启示的提炼,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并通过学习找到可借鉴的观点和理念,从而结合当今的教育教学现实,推进并深化实施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