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绘画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6h】

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绘画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第二章 高中生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1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及目前状况

2.2 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2.1 美术教育的功能

2.2.2 美术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

第三章 高中美术新课程中模块设置与高中生心理的联系

3.1 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课程内容设置

3.1.1 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标准目标、任务

3.1.2 高中美术新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

3.2 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绘画模块与高中生心理的联系。

第四章 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绘画模块的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实施

4.1 高中生对于绘画的认识基础及需求

4.2 绘画模块的表现形式及心理情感

4.2.1 绘画中的构图安排与心理

4.2.2 绘画中的线条表现与心理

4.2.3 绘画中的色彩表现与心理

4.3 绘画模块教学的实施方法以及对心理的作用

4.3.1 让学生树立自信,从画画中体验乐趣、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4.3.2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由作画、抒发情感

4.3.3 注重学生在美术课堂的自我评价和交流互动

4.3.4 引导学生可以主动通过绘画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情绪。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现在的高中生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在接受新时代新变化的同时,也承受了各种心理压力,带来了不少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做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关注每一个生命体的特点,关注每一个生命体向每一方面健康成长。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改革与时俱进,从以前的单一教学内容改革为丰富的教学模块,尤其是绘画模块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自由性,更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一名专门从事美术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想办法从美术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的身心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文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展开论述,并具体引出了绘画模块教学对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具体实施方案。本文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融入了美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运用了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展开,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施研究出科学的教学方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涉及了三个维度,即:方法和过程;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我们的美术教育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新的完善,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主动、健康、活泼、向上的高素质人才。
  高中新课程中的绘画模块,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运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用线条、明暗、构图等基本手法,在画纸、画布、木板、墙壁上等平面的材料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创造可视的形象,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绘画造型活动、可以灵活的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来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在绘画模块的具体教学实施上,教师通过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掌握绘画中的构图、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段,理解这些绘画语言对情感的表现和影响,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教师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绘画作品欣赏、引发他们对绘画的自由创作、抒发情感,让学生从绘画课程的开展中体验乐趣、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并通过自我评价和互动促进健康的交流,缓解心理压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积极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