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数学“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6h】

高中数学“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教学模式理论概述

1.2国内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1.3国内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

1.4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4.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4.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及其有关理论

2.1“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来源或形成)

2.2什么是“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

2.3“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3.1建构主义理论

2.3.2探究学习教学理论

2.3.3主体教育理论

2.3.4合作学习理论

第三章“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操作程序

3.1“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2“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3.2.1关于预习

3.2.2关于探究

3.2.3关于点拨

3.3 教学案例实录

第四章“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

4.1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目的

4.2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的步骤

4.2.1实验班的选取

4.2.2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在实验班的实施

4.2.3实践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第五章“预习+探究+点拨”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当前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是在借鉴近几年各地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构建了“预习+探究+点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的预习课本,探究问题,最后教师点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模式当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同学友谊,优化师生感情,让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由封闭转向开放。
  “预习+探究+点拨”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有:自主性原则,双向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鼓励性原则等。
  具体内容是:提出问题,预习课本——交流探究,形成共识——引导点拨,解疑释惑——反馈练习,优化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