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6h】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

1.5创新之处

1.6研究的预期目标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依据

第三章 影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3.1 学生方面的因素

3.2 教师方面的因素

3.3 学校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 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4.1 改善教学与学习环境

4.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4 教师注重自身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4.5 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包括教师的投入和物质的投入。农村教育队伍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特岗教师并分配到农村学校,教学环境也大大改善,先后修建了新的教学楼、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仪器并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局限性,在农村学校的课堂上,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很多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会主动的学习,而是被动地听课,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成绩提不高,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很辛苦的教课,但是效果却不理想,甚至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这严重制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笔者以自己所在的农村学校为例,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观察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结合农村教育现象,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原因,阐述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预期目标。
  想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理论依据作支撑,笔者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因材施教等理论,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
  基于对农村教育现状的观察研究,笔者分析了三种影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以及学校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步一辅课堂教学方案。通过实践研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