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研究
【6h】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

1.1.2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及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细节的研究

1.3.2 关于课堂文化的研究

1.3.3 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

1.3.4 关于课堂道德教育的研究

1.3.5 关于教育中的细节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概念研究

1.5.2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伦理维度及德育价值研究

1.5.3 中小学课堂细节中的道德缺失问题分析研究

1.5.4 中小学课堂道德细节的德育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1.6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的重难点

1.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1.7.1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课堂道德生活的构建

1.7.2 马丁?布伯的交往理论与课堂道德细节存在的必然性

1.7.3 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与课堂道德细节存在的必要性

1.7.4 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理论与课堂道德细节的模式内容

第二章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概述

2.1.1 课堂

2.1.2 道德细节

2.1.3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

2.2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特征

2.2.1 存在的普遍性

2.2.2 发生的随机性

2.2.3 价值的内隐性

2.2.4 影响的持久性

2.3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功能意义

2.3.1 彰显教师道德期待,对学生产生心理效应

2.3.2 满足中小学生道德模仿需求,规范并强化学生言行

2.3.3 构成课堂道德生活,培养完整的人

第三章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伦理维度与德育价值

3.1 “我们”:课堂中的道德细节具有团体伦理维度

3.1.1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3.1.2 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与信仰

3.1.3 培养学生的公正民主观念

3.2 “我与你”:课堂中的道德细节具有交往伦理维度

3.2.1 学生在交往细节中学会尊重

3.2.2 学生在交往细节中学会平等

3.3.3 学生在交往细节中学会关怀

3.3 “我”:课堂中的道德细节具有个体伦理维度

3.3.1 通过细节提升个体道德自律精神

3.3.2 通过细节增强个体生命意识

3.3.3 通过细节培养个体独立人格

第四章 中小学课堂细节的道德缺失现状及后果分析

4.1.1 群体自私性的课堂细节使学生沦为集体的工具

4.1.2 他律性的课堂细节使学生丧失纪律精神

4.1.3 官本位的课堂细节使学生价值观扭曲异化

4.2 交往伦理价值丧失,课堂悖离理想的教育关系

4.2.1 课堂细节服务于教师,师生关系“缺德”

4.2.2 课堂细节呈现出冷漠,生生关系危机

4.2.3 课堂细节聚焦于知识,物我关系僵化

4.3 个体伦理价值丧失,课堂忽视个人的真实存在

4.3.1 标准化的课堂细节导致学生丧失独立个性与生命意识

4.3.2 形式化的课堂细节导致学生形成道德虚无主义价值观

4.3.3 功利化的课堂细节导致学生形成异化的人格

第五章 德育路径:让细节在课堂中彰显道德力量

5.1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构建有机团结的班集体

5.1.1 规章制度细节的制定:微观权力运行机制中的民主集中

5.1.2 奖赏与惩罚:“惩罚”是另一种形式的“奖赏”

5.1.3 监督与自治:人人都是课堂中的主人翁

5.2 在“我与你”的相遇中建立和谐的课堂交往关系

5.2.1 师生交往:关注隐藏在无意识行为细节中的道德

5.2.2 生生交往:课堂中的学生“圈子”文化

5.2.3 有生命的道具:挖掘课堂物质细节中的道德

5.3 让“我”在真实的课堂生活中成为独立的“道德人”

5.3.1 拒绝声,多么美:保持德性中的真善美

5.3.2 课堂中的“倒计时”:利用时间观念提升生命品质

5.3.3 日记本里的秘密:成为善于反思的“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统指在中小学课堂中,由课堂主体要素、知识要素、过程要素和情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存在的涉及准则法度、礼节和气节、节操的微小事件、事项,具有存在的普遍性、发生的随机性、价值的内隐性及影响的持久性等特征。道德细节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存在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因为首先道德细节能够体现教师的道德期待,对学生产生心理效应;其次道德细节能够满足学生的道德模仿需求,规范并强化学生言行;最后道德细节构成了课堂生活,培养完整的人,为课堂注入了柔和而非强制的道德因素。
  作为构成中小学课堂道德生活的因子,道德细节首先具有团体伦理维度,在“我们”的共同生活中发挥团体伦理价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纪律精神和公正民主观念;其次具有交往伦理维度,在“我与你”的教育关系中发挥交往伦理价值,使学生在交往的细节中学会尊重、学会平等、学会关怀;最后具有个体伦理维度,在“我”的个人博弈与成长中发挥个体伦理价值,学生通过细节提升个体道德自律精神、增强生命意识、培养独立人格。
  然而中小学课堂中的道德细节的德育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种种细节的道德缺失现状令人堪忧,其一课堂成为“虚假的集体”,团体伦理价值丧失,表现为细节的群体自私性、他律性和官本位;其二,课堂悖离了理想的教育关系,交往伦理价值丧失,细节服务于教师、呈现出冷漠、聚焦于知识;其三,课堂忽略学生的个体存在,个体伦理价值丧失,表现为细节的标准化、形式化和功利化。
  反躬自省,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构建有机团结的班集体,利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奖励与惩罚的运用、监督与自治机制的建立等细节重拾蕴含的团体伦理价值;在“我与你”相遇的每个细节中建立和谐的课堂交往关系,通过相互尊重、人人平等及彼此关怀的细节发挥交往伦理价值;最后让“我”在真实的课堂生活中成为独立的“道德人”,使细节的个体伦理道德实现回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