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向实践理性的道德教育——基于对当下两种德育理论的考察
【6h】

走向实践理性的道德教育——基于对当下两种德育理论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实践理性

1.3.2 实践理性德育

1.4 文献综述

1.4.1 实践理性研究

1.4.2 知性德育研究

1.4.3 生活德育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践理性德育的理论来源

2.1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2.1.1 人生的最高目的:幸福一至善

2.1.2 德性的必由之路:中庸

2.2 康德的道德哲学

2.2.1 两种“实践”与两种“因果性”

2.2.2 “绝对律(命)令”与“意志自律”

3.1.2 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性

3.1.3 对知性德育论的审视与批判

3.2 对生活德育论的审察与省思

3.2.1 生活德育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

3.2.2 生活德育论的价值

3.2.3 对生活德育论的省察与反思

第四章 实践理性德育的主要内涵

4.1 实践理性德育的内在规定

4.2 实践理性德育的价值取向

4.3 实践理性德育的合理内核

第五章 实践理性德育的理论指引

5.1 道德“绝对命令”的形成

5.2 道德意志的培养

5.3 道德判断力的养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人是生物界中一种特殊的存在,除了作为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一些生物类属性之外,人类还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属性,即人是一种具有理性的存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形式。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到康德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两种分野,再到黑格尔、马克思对实践理性学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人类关于理性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道德,本身就是理性的一种产物,没有理性,人类就不会有德性,不会有道德,因而也就更谈不上道德教育。正是因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才让道德教育成为可能,也才有了我们对德育理论的探索。
  作为当下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两种德育理论——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其对应的分别是理论理性的认识活动和非理性的认识活动。知性德育侧重道德知识的获取和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是德育内容知识化,道德教育课程化。虽然知性德育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与实践、与生活的割裂使其缺乏活力,难以保有长久的生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德育理论应运而生,它主张让德育回归生活,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具体的生活事件、鲜活的生活体验为“教材”,让道德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但在过程中却将德育泛华为全部的生活,完全混淆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界限。同时,这两种德育理论都没能解决“知德而不行德”,甚至是“故意失德”的问题,实践理性德育正是为弥补这一不足而提出。
  亚里士多德提出要将“至善”作为人生终极的、最高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在“实践智慧”的指导下去行动,培养自己的德性,辨别善恶,循于“中庸”。康德亦是将“至善”作为终极追求,但他借助的是实践理性的概念。他进一步指出,讨论道德问题必须进入实践理性的语境,并提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分野,两种“实践”学说以及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的概念。人,作为一理性的存在物,是兼具意志自律特性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先验的“绝对命令”将人的主观准则通过意志转化为普遍法则,意志因此具有了自我立法的能力。他让实践理性生发出一种强制的道德力量,让理性通过意志为自身立法,并遵从自身设立的道德法则。以“善良意志”的培养为核心的实践理性德育,不仅“求真”,而且“求善”、“求美”,让道德从每一个人的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达到真正的自律、自主,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